我覺得樓主的分析不無道理;大家買車幾乎取決於兩個先決條件:1. 價格;2. 外型舉個例子來說,下面這台車你說它0-100KM/h只要三秒,極速350KM/h。我也不會買。你可以笑車廠抄襲歐洲車的外型、笑車廠的廠徽奇醜無比、笑安全性脆弱不堪......但......人家車廠的車就是能夠迎合當地消費者的胃口,就是賣得出去;
看到這裡真的深深覺得中國汽車的設計頗令我莞爾一笑,確實談不上是抄襲,但卻有一種「你幫我畫一隻別人一看就是米奇貓但卻又不是米奇貓」(應該有些台灣朋友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吧!)的即視感,應該說是風格與特色問題吧!這些車子的共同特色都在於這樣的風格在印象中都是來自別家車廠,當然不是說你不能設計類似風格的產品,但是這麼做的目的為何?類保時捷風格、類藍寶堅尼風格、類奧迪風格、類福斯風格、類路虎風格等等,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也許是因為請來的設計師就是出自這個品牌,也許是因為其他理由。但是產品設計風格是品牌形象的一環,這也是車輛家族風格概念的來源。一致的設計風格與特色可以塑造品牌識別度,有了品牌視別性就更容易塑造品牌認同感進而培養品牌的忠實顧客。納智捷的設計很醜(應該說很矬吧!)我認同,但把商標拿下來後把這些車都放在一起時即使不認識這個牌子的人也大概會認為這些產品來自同一個品牌,那麼中國牌子呢?納智捷的問題在於沒有具體的科技目標就先進入市場,所以連台灣都有不少人認為納智捷缺乏核心技術,但是只要有心這是可以追趕的。特別是車輛開發這些工作本身就是一個有許多衛星廠商協助的事情,只要繞過其他車廠的專利就是另一片天。說來好笑,跟多數的中國車商相比之下納智捷唯一做對的事情竟然只是建立了自己那矬矬的設計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