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gio wrote:不管付1000拿2.5...(恕刪) 我就是預購99萬然後觀望的,MG4 51度90萬內那我就要跳槽了1.抓89.9萬好了,那比N7純粹版99萬便宜10萬2.2026如果電動車開徵馬力課稅(如果沒調整的話),MG4每年7120元,N7每年11230元3.MG4 17吋胎,N7 18吋胎,日後換胎MG4較省4.MG4已在全球至少30幾個國家上市大約一年了,包含歐洲、澳洲、香港,得了一堆獎、各大車評評分都極高,N7台灣是第一個上市的,到底如何還要再觀察5.這是我第一輛電車,也不會是最後一輛,電車接下來幾年會持續進化,所以我認為第一輛電車不用砸太多錢購買6.家裡能裝充電樁,所以MG4的51度跟N7的58度我都能接受,重點兩者都是LFP磷酸鐵鋰電池,具有較耐用、較安全、循環次數較多、每次都充到100趴也OK的特性(三元鋰就不建議這樣做了)一點小小心得供大家參考
好好想清楚,不要到時候又有里程焦慮51 kWh電池的入門款續航里程為350公里就算是70kWh,續航里程落也約402公里而已柬埔寨的MG4雙生車,Marvel R純電休旅車,顏值更高VINCENET wrote:MG4
artdink0105 wrote:好好想清楚,不要到時...(恕刪) 我油車還是有阿,然後家裡能充每早滿電每天350KM是夠我用的,我不是計程車司機也不是PTT版友每日環島至於你提到的中國電車很香我認同 ,問題是台灣買不到一切都只是白搭而已90萬有找的MG4,老話一句便宜治百病
我還是選擇觀望好了,畢竟現在市場電動車選擇很多,而且Luxgen這個品牌電動車感覺不是很穩,如果要買電動車選特斯拉技術還比較先進,或是韓國電動車電這幾年能管理也進步很多,前幾天看新聞Kona ev好像也不錯雖然車格小一點但配備感覺不輸n7
豬排蛋包飯 wrote:我還是選擇觀望好了,...(恕刪) 這兩、三年能跨過百萬這個檻的,也只會有N7,MG4或MODEL B(N5?)其他車廠價格都壓不下來,你說的KONA EV,新版入門48度的比舊版入門39度的還貴喔,我估計來台灣會賣140萬左右(舊款39度的賣132.9萬)比MG4跟N7貴了40~50萬,結果電池還比較小,然後又是三元鋰電池,台灣賣的現代電車也沒有APP可以OTA跟遠端空調其他像是LEAF40度125.9萬,用孤兒日規快充MOKKAe 139.9萬、e2008 149.9萬、eC4 153.9萬,三者電池度數都是50度實際可用45度(MG4 51度實際可用50.8度)KONA如上所述雙龍KORANDO 148萬,可用度數我記得是55度吧EV6跟IONIQ5最入門的電池度數是五十幾度,價格都是一百六十幾萬,一樣沒APPTESLA傳很久的較便宜小車MODEL Q或MODEL 2國外連啥時問世發表都不知道,國外發表了來台灣又要再等個一至兩年,所以就算真的有這輛車,台灣要能買到至少也要三年後了,然後到台灣能否跨過百萬的檻也是個問題福斯的ID1跟ID2國外量產發表要2025,到台灣一樣起碼要三年後了上面這些內容我不用查資料可以直接打出來,因為我對電車很有興趣也想嘗試,所以做了些功課。我對MG還有納智捷沒有什麼特別好感,但是綜上所述,大家會發現目前市售電車125.9~16X萬真的完全不香,所以能跨過百萬門檻的N7跟MG4才會吸引很多對電車有興趣的人關注,畢竟便宜治百病
之前第一波25000預購車主,共收了8000張單,裕隆原本估計會有3成,比預期高一點點。之前媒體報導,首批車要生產8000輛,而這8000張單不可能100%轉成訂單,因為還沒開放賞車及試乘,再加上部分的人有充電設施上的問題,還有一部分的人觀望中,如果這8000張單,只有七成轉成實際訂單,那首波販售只有5600輛,還有2400輛剩餘,所以應該還會再收3000至4000張單,首批8000輛交車後,就會對產線及配備進行調整,相對的售價也會跟著調整,那應該是在明年第一季過後的事了!以上是我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