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u6gt的出現喪失了一次翻身的大好時機,不知為何馬力一定要炸到202ps,甚至還出gt220版,其實根本不該推出gt220。如果2017年u6gt能推出phev版,正好可以彌補油耗不佳的窘境,現在的江山絕對不是這樣的。水野已難能可貴的調教出eco hyper版了,其實真沒必要調教到220ps,真是浪費了一堆好料如倍適登避震器,這就是不能見好就收,一味地往大馬力去提升,不知道去改善自身的缺點。如果u6gt220的編成是phev版,馬力何止只有220,扭力何止只有32公斤米,只能說納智捷高層有人真的很短視近利,害死一部好車u6gt,為了水野的調教,必須犧牲u6gt的內裝大幅提升,甚至犧牲了主動安全配備。唉!一切都晚了,因為沒有所謂的「如果」。納智捷記取教訓了嗎?看看最近橫空出世的英國品牌在台灣國產化,納智捷到底還有剩下甚麼優勢?2023年才會量產的電動車的布局,慢的何止只是半拍?為什麼當年納智捷不出phev,是沒有技術嗎?還是政策方向錯誤了?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