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U7車主,確實會被論壇上的酸言酸語影響到心情
但我也同意大部分有購買的車主都很喜歡自己的車
我自己也是
畢竟自己沒遇到問題的話,沒人會討厭自己挑選的車子
我的U7目前6年10萬出頭公里,剛好就是沒遇到問題的
也許我運氣好吧
但也確實觀察到2015年後ecohyper的改款讓妥善率變好很多
改掉很多通病,例如方向機問題,引擎腳問題等等
當然也是因為小改款這麼多次了,再不會解決問題也太瞎
不過回過頭來看,納智捷品牌形象是公認的差,這也是眾所皆知
反正既定形象已經成形,就好像Toyota再怎麼出包,大家還是覺得妥善率好
所以也不必爭什麼,也不過只是一台代步工具,自己開心就好
太誇張的謠言可以反駁,小小的酸就笑笑看待就好
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心情跟意見
(2) 你言行誇張惡劣事蹟卓著,口出惡言被浸水桶、隨便聽首歌就可以判定音響媲美柏林之音;說別人笑貧不笑娼,嗆人兩三萬買不起車的已經講太多次了,我們來看看另外一篇 Luxgen URX 國內試駕 進步有感,回歸市場導向! 你在 620 樓寫了甚麼?

族繁不及備載,自己好好想想自己說過些甚麼。
(3) 說別人講話酸,翻翻你的記錄,你說自己酸第二,恐怕世上沒人稱得上第一。
(4) 你自己開地圖砲點名引戰,現在裝可憐?你到底是不是個成年人?
Bruis797 wrote:
納版缺少理性討論
每部車款有它的優點跟缺點
像U6動力大,操控好
現在用70萬的房車價格就能買到SUV
URX的舒適性和空間變化國產少見
目前納智捷缺少整套完整的ADAS
不過也已經反映在售價上(恕刪)
理性討論
Luxgen 的車不是不好,是不夠好
售價和品牌價值沒有相配合
U6 和URX的售價還是太貴了
像U6動力大,操控好
但是U6 GT是2017 年就發表的車款
到了2021年還沒有改款
<s>U6GT底盤的最原始設計源自20年前法國MATRA的設計的貨客兩用底盤</s>
沒有搭配ADAS
不能四向調整的方向盤
原廠車機沒有支援原生,Apple carplay and Android Auto.
建議 Luxgen把 U6 GT 把價格直接降到
新台幣50萬元 少輸為贏
先把之前溢購的庫存零件消化掉
Luxgen U6 GT 賣了5年了 把模具錢回收就好
反正URX 的車門和引擎室部件也是延用U6 GT
U6 GT 的售價訂在新台幣50萬元才能打開局面
回應樓主的主題Luxgen URX如果真的不差
那URX 目前的銷售成績是否
證明了URX 目前的訂價太高了
所以 Luxgen URX的好
希望車廠用更優惠的售價
來讓消費者買單
才能讓更多的消費者體驗它的好
建議把目前的URX(All new U6) 改為4款
5人ADAS巡弋版:新台幣85萬元(不含舊換新的貨物稅折抵)
5+1樂活智行款:新台幣75萬元(不含舊換新的貨物稅折抵)
七人健康旗艦款:新台幣95萬元(不含舊換新的貨物稅折抵)
7人健康樂活款:新台幣85萬元(不含舊換新的貨物稅折抵)
最後就科學的角度或統計學的角度
只有賣得多消費者的回饋才會多
因為一般絕大部份的消費者其實不會真的
對某特定品牌有百分之百的品牌忠誠度
就樓主所言URX 車主購車至今滿意度至少有95%。
或是百萬內SUV有信心擁有這部車後悔的機率是很低的!
這其實是車廠本就該帶給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換言之消費者就算對所購買的車款有95%的滿意度
但是消費者本身沒有為車廠戓車款有品牌或品質上有背書的義務
就目前Luxgen URX的總銷量來看
只有Luxgen 降低URX售價
利用價格策略來提升C/P value
來和其他既有車廠做競爭
今天如果號稱在地自主品牌的Luxgen無法帶給台灣同胞
一個合乎世界平均車價的產品,那又和外來的汽車品牌又什麼區別。
以上
但再看看我昨天才發表的文章,回文中10個就有8個是攻擊和批評的言論,這還是剛開始。這點在其它討論區就算有負面聲量,也不會如此誇張。
請各位深思:為何這些人反應會如此激烈,我與他們根本不相識,會有如此深仇大恨嗎?有必要如此窮追猛打,我對他們 威脅就有這麼大嗎?
而其它很多根本不是真實車主所發表的主題文,其實本意就是唱衰這個品牌,而裡面幾乎9成9都是在那一搭一唱附和的言論!


再看看這些人用的字眼,好像01就是他們的地盤,只會用這些不雅的用語羞辱與他們不同意見的人。
請問是誰先帶頭挑釁,之前一直指責我的不當言論與對他人人身攻擊,看看這些發言內容,誰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如今我也不會再做無謂的回應,針對這些酸民,因為再怎麼解釋,他們仍能強詞奪理,就是為反對而反對!而只有真正擁有過納車,才能實際了解它的好( 我也是在一年半前從完全不能接受,到後來賞車、試車、購車一年後完全改觀。從原本只有50分評價,轉變成90分)!絕非外傳及未曾買過之人說的如此不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