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看看美國政府,如何鉅額投資推廣電動車,打擊假消息,裕隆電動車補助拿百億,裕隆實際僅拿到9億

nokia14081 wrote:
話說
真的補助百億可以造的出現在規格的電動車?
造得出來覺得補助200億也不虧,要能每年外銷賺錢啊



結果怎麼是這副德性
motolove wrote:
來唷看看 中國怎麼推...(恕刪)

中國電動車…一堆問題,火燒車一堆。
因為他們不像其他國家要在研發階段做大量的多重可靠度測試,這非常燒錢。
他們相關方面的安全規範比起汽車先進國家嚴重不足,既然沒規定,就先上再說,燒掉剛好拿來做實驗數據,人命還比研發費便宜。
Mikadoyakumo wrote:
拿來做實驗數據,人命還比研發費便宜。


想當年福特也是這樣想的.......然後就被告到脫褲了
(關鍵字:福特pinto,從後面撞上就爆炸。)
......這車上市之前,福特汽車的會計部門經過計算,得出就算就算發生上百起火燒車,公司要賠償給死者家屬的金額總值(一條人命20萬,傷殘7萬,陪一台同款新車2000美金),
仍遠低於每台車多花11美金(沒錯,每台車只要多加11美金的製造成本......)的成本去修正安全問題(簡單來說,換支有吸收撞擊力道功能(市場主流)的保險桿,而不是為了壓低成本用比較陽春的保險桿就好)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立委本想藉記者會作秀炮轟裕隆
拿政府補助做不出電動車
但在記者會中,卻反被專業記者打臉
還被記者質疑政府補助太少
專業記者還以特斯拉為例,美國政府不但大力推廣,還補助千億,還另有優沃租稅優惠

台灣的企業補助本來就非常有限,成功者比比皆是。
民代不須砲轟,企業也不要要求補助,各做個的。
做出好產品,消費者自然買單。

台灣欠缺電池技術,要在電動車上有突破,只能去求電池大廠協助。
電池廠指的不是電池組裝廠,沒有電池材料技術充其量只是組裝。
少吹牛多做事,就少口水少負評。
Allison Wu wrote:
少吹牛多做事,就少口水少負評。


偏偏很多企業,假研發 真領補助,
不是真的想研發產品,而是拿一個夢 一個企劃書,就要去騙政府補助
政府不是傻子,補助不是永遠
你成績做不出來自然就收手了

然後一段時間就再編一個夢,再去騙,騙一年是一年
這東西不是300塊3000塊,都是以億起跳的
現在卻反過來怪政府補助太少所以研發不出來?
chiao_0102 wrote:
偏偏很多企業,假研發 真領補助,
不是真的想研發產品,而是拿一個夢 一個企劃書,就要去騙政府補助
政府不是傻子,補助不是永遠
你成績做不出來自然就收手了

然後一段時間就再編一個夢,再去騙,騙一年是一年
這東西不是300塊3000塊,都是以億起跳的
現在卻反過來怪政府補助太少所以研發不出來?


國科會蠻多計畫都是申請領取補助接受定期審核,無法做出來也不會有什麼副作用。

補助項目都被拿來支付人事費用居多,研究員XXX......,有些離職了還能在計畫案裡呢。
那些刻意拿補助少導致開發不出來議題的網友們,你們真的知道詳細內幕嗎?

企業做得出來,政府就跑出來說有大力支持。企業做不出來,政府會說當作是投資虧損是正常的。反正那些費用都是納稅人的錢,提出計畫案的那些官根本不在意,至於有沒有發大財要請檢調調查了。

只要是提出補助計畫的那種政客,多半都不是清廉的。津貼狂開濫發。
當今執政黨也是在舉債,也沒有多替台灣未來著想。

政府應該要提供低利率貸款讓企業衝刺(有壓力會玩真的),而非是使用科技企劃這種補助方式無償浪費人民的錢。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