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2012年U7的車主,對此品牌的看法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應該說是你的運氣不好(恕刪)


永遠在說人運氣不好,打成個案!
越賣越差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品牌就沒想要真的變好!
16吋鋁圈 wrote:
永遠在說人運氣不好,(恕刪)

我有說運氣不好
但「打成個案?」
「打成個案」這四個字,不是你自己加上去嗎?
你該去檢查了,謝謝
照樓主的敘述

明明是妥善率爛透了

產品本質的問題 與運氣何干

居然有臉推託說成運氣不好的人

不愧是堅持用手指頭量輪拱距離的業務.....

完全顛覆廉恥的極限
J.Son wrote:
先說結論,再換車,不(恕刪)

很好的結論
擺脫納牌就對了
16吋鋁圈 wrote:
永遠在說人運氣不好,(恕刪)

他大濕在跟大家開釋.....

以後要買納車前 先去求神問卜一下 看看自己的運氣好不好

不行的話 再去祭改改運一下吧.....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前不久,我問了一位前代U7車友,跟我說過前一代的U7,用了很多中國零件,而後期的U7大部分都改採台灣零件了。連機油前期都是用韓國機油,後來也換所以,第二代U7好像就沒傳出過什麼災情
應該說是你的運氣不好吧


請問分享納智捷正面的資訊您就一直說要聽車主心得才是真的
而有真車主分享納智捷不足的地方,您就跳針說什麼車主運氣不好
車廠生產的批次不同零件不同,那車主就要自認倒楣,這是什麼標準。
這種處理方式把過錯是推給消費者。那消費者不再支持不也是
剛好而以。

今天如果同2012年份Honda CR-V的二手車價比Luxgen U7的好
就是證明了自2012年到今2020年Luxgen 沒有做對很多事情
事實上就您的發言不也間接證明了Luxgen愧對第一批支持這
個品牌的消費者,U7總出貨量才多少輛,買Luxgen抽中車王的
比例您摸著良心想一下2012年的時候您說組裝品質 Luxgen
真的有做的比Toyota, Honda來的好,三義的產線您有去參觀過嗎??
和國端、本田屏東的產線整廠的6S管理有沒有差距?

大家在這邊提出Luxgen沒有做好的地方,就是希望Luxgen能
痛定思痛,好好的重新出發,以技術、以研發、以品質來
重新贏回消費者的信賴。也冀望Luxgen高層能正視過去的錯誤
對已經造成的品牌形像對消費者說聲對不起。乞求消費者的原諒

而不是對過去造成的傷害視而不見,還繼續想要用一些行銷手段或是
行銷話題(如ARD, 福祉車)來掩飾車廠選用上一世代的底盤設計,
動力引擎節能落後現今其他車廠一個世代的事實。


以上
J.Son wrote:
先說結論,再換車,不...(恕刪)

樓主辛苦了
我晚你三年買U7 eco 4WD版本,目前7萬8千多公里
正常保養中,沒什麼問題 (ECO版本目前妥善評價不錯,也可能是因為賣的少)
倒是我家女王在更之後買的FIT偶爾有些小問題
去外廠才處理好
至於耗油,我當初買之前就很清楚了,而且還是四驅版本
高速大概10~10.5上下,市區7~8
空間大是最大的優點
我可以同時放我家狼犬女兒的座車又能讓她輕鬆趴著睡覺

前陣子才帶女王跟狗女兒一起環島









這台U7真的五年來帶給我滿滿美好回憶
最近在觀察新車,好像很難再有這樣的後廂空間
新的休旅都喜歡做帥氣斜背跟放大座椅空間
也許到8萬公里可以來個U7 eco心得分享
J.Son wrote:
就是一台車,什麼都要...(恕刪)


每個牌子的車主都有冷暖心得,但是納牌的講出來會被放大,銷售也是每況愈下。
pmet wrote:
請問分享納智捷正面的(恕刪)

你開過?聽來的?
沒開過或坐過
你就省省,少來這套
講得倒好像啥有其事是的
納智捷剛開始之初
到底是有多技術不好

從你們嘴巴裡好像是要做一台足以媲美BMW X7的車。
還刻意誤導風向好像納智捷的技術很差

酸不愧是酸,納智捷的車價才多少,
我認為納智捷完全對得起消費者。

以當時納智捷的U7, 不管是配備,乘坐感,舒適性,底盤和車體結構,根本就是完勝CRV, 且不是與CRV同等級。

就此停,不跟你這種人聊這,謝謝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你開過?聽來的?沒開...(恕刪)


阿你前幾篇的回文講CRV不好的地方,也是聽來的阿...

在網路上最難堪的就是自己的回文打自己的臉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