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人家是先做機車做出一定的成績才開始轉戰汽車
不像豐田、日產、三菱等等企業早已被日本政府長年扶植
尤其開始轉戰做汽車時,有多少同行不把本田當一回事
直到搭載CVCC引擎的車子成為唯一通過當時美國最嚴環保法規的車子才在國際上知名度大增
總之還是那一句話
若要不是政府為了保護裕隆與部分跟黨有關係的企業,禁止民間投資汽車產業
人家蔡英文他老爸早就跑去做汽車了,不會去搞啥房地產
蔡英文也很有可能因此成為某個汽車品牌的CEO,而不會是一國的總統
對某陣營來說,保護裕隆的代價有多高,光這樣講就很清楚了吧?
甚至為了避免車主通通跑去民間廠換零件,嚴格限制台灣汽車零件的銷售管道
不然也不會發生相同的零件賣品牌車廠用叫原廠件,賣給台灣民間用就變成非法改裝
之前一直有人炒作"鎖料",為何能在網路炒作??這就是一切的基礎
說也諷刺,明明是保護國產車廠的政策,現在反而是連國外廠商也跟者一起宰消費者
因為只要保護政策還在,國廠車廠依然持續不長進,他們國外車廠當然沒在怕
就好比為何美國後來肯賣F16給台灣??只因為美國發現台灣自主研發的IDF
除了最核心的引擎做不出來,其他均已經追上F16的水準
甚至IDF用的引擎還是老美蓄意大幅閹割,就像公升級重機進台灣被砍成智障一樣
變相逼政府買性能較好的F16(幻象2000則是另外一回事)
現在IDF的升級計畫被嚴重擱置、甚至被終止
有很大的原因在於升級或買全新的F16成本更低,國防部沒道理要花更多錢搞IDF
除非美國礙於其他政治考量又索性不賣F16,才可能再度重啟IDF的升級計畫
棒球迷 wrote:
居然有人蠢到拿半導體和汽車產業做對比?? 哈哈
你們知道這兩者差別是什麼嗎?? 台灣發展半導體的時候
這塊產業在當時是新興產業 台灣發展的腳步 並沒有落後世界太多
但汽車產業 歐美發展的時間 足足比你亞洲新興國家早了近百年以上!!
亞洲新興國家的後發品牌 除非要像韓國人那樣 用行動 用強烈的愛國心 全民購買自家的國產品牌
讓後發品牌有足夠的時間和財力 不斷精進和提升自家的產品, 要不然想在短時間內 追趕到歐美百年廠牌的層次, 這是完全是不可能的!!
愛炒短線又不團結的台灣人 汽車產業確實很難在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 難怪韓國各項產業大多碾壓台灣
這又能怪誰呢??
鬼扯淡!
fairchild什麽時後落腳矽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