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為什麼台灣只有納智傑

話說本田跟裕隆也是同一時代創立的企業
而且人家是先做機車做出一定的成績才開始轉戰汽車
不像豐田、日產、三菱等等企業早已被日本政府長年扶植
尤其開始轉戰做汽車時,有多少同行不把本田當一回事
直到搭載CVCC引擎的車子成為唯一通過當時美國最嚴環保法規的車子才在國際上知名度大增


總之還是那一句話
若要不是政府為了保護裕隆與部分跟黨有關係的企業,禁止民間投資汽車產業
人家蔡英文他老爸早就跑去做汽車了,不會去搞啥房地產
蔡英文也很有可能因此成為某個汽車品牌的CEO,而不會是一國的總統
對某陣營來說,保護裕隆的代價有多高,光這樣講就很清楚了吧?


甚至為了避免車主通通跑去民間廠換零件,嚴格限制台灣汽車零件的銷售管道
不然也不會發生相同的零件賣品牌車廠用叫原廠件,賣給台灣民間用就變成非法改裝
之前一直有人炒作"鎖料",為何能在網路炒作??這就是一切的基礎
說也諷刺,明明是保護國產車廠的政策,現在反而是連國外廠商也跟者一起宰消費者
因為只要保護政策還在,國廠車廠依然持續不長進,他們國外車廠當然沒在怕


就好比為何美國後來肯賣F16給台灣??只因為美國發現台灣自主研發的IDF
除了最核心的引擎做不出來,其他均已經追上F16的水準
甚至IDF用的引擎還是老美蓄意大幅閹割,就像公升級重機進台灣被砍成智障一樣
變相逼政府買性能較好的F16(幻象2000則是另外一回事)

現在IDF的升級計畫被嚴重擱置、甚至被終止
有很大的原因在於升級或買全新的F16成本更低,國防部沒道理要花更多錢搞IDF
除非美國礙於其他政治考量又索性不賣F16,才可能再度重啟IDF的升級計畫
先不說LUXGEN這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
當初嚴董願意投入大筆資金與人力,走自足品牌
這股勇氣與堅持,在台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URX的設計已經有別於市場上其他競爭隊手
URX是不是能夠再開啟LUXGEN另一段
各位可以去展間看車,或是在01繼續看下去
pipi123456789 wrote:
台灣身為工業大國 且(恕刪)

....台灣只能算輕工業而且也不算大國.......重工業(投資長獲利少)沒國家推動很難很難的........重點是台灣內需不足以發展重工業
GDP總值排在台灣前面的國家, 不一定有自主汽車工業
像加拿大, 印尼, 荷蘭, 澳洲就沒有自主品牌
wlcc7223 wrote:
話說本田跟裕隆也是同(恕刪)

講幹話很容易....房地產來錢比汽車容易多了好嗎......政治餘毒吃太多了吧......多讀點書吧.....
jeff0720 wrote:
+1,說得好,tsmc如果只靠台灣工廠關掉8-9成先。
tsmc價格就是貴,嫌貴就別買,還是一堆人排隊。
tsmc才是台灣之光,納納別往臉上貼金,台灣之光很值錢,勿亂用。


說得很好
tsmc才夠格稱得上台灣之光
江浙來的裕隆集團,跟台灣沒關聯,是個吸台灣血的無耳心集團
居然有人蠢到拿半導體和汽車產業做對比?? 哈哈
你們知道這兩者差別是什麼嗎?? 台灣發展半導體的時候
這塊產業在當時是新興產業 台灣發展的腳步 並沒有落後世界太多
但汽車產業 歐美發展的時間 足足比你亞洲新興國家早了近百年以上!!

亞洲新興國家的後發品牌 除非要像韓國人那樣 用行動 用強烈的愛國心 全民購買自家的國產品牌
讓後發品牌有足夠的時間和財力 不斷精進和提升自家的產品, 要不然想在短時間內 追趕到歐美百年廠牌的層次, 這是完全是不可能的!!

愛炒短線又不團結的台灣人 汽車產業確實很難在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 難怪韓國各項產業大多碾壓台灣
這又能怪誰呢??
^^
meridian wrote:
GDP總值排在台灣前(恕刪)


印尼這個不勤勞民族性就不說了

加拿大資源豐富還有美國大哥罩著, 荷蘭有歐盟罩著, 澳洲有用不完的天然資源

你台灣有人家的背景嗎?? 有人家的資源嗎?? 要是沒了製造業 那你台灣確實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不過站在中國小粉紅的立場 確實不希望台灣有什麼重工業相關的整合平台, 看看韓國就知道了 只要把汽車產業搞起來了 在這個基礎上 就可以延伸發展更多更廣的軍事相關產業了!! 中國人當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台灣!! 自然就不希望台灣有重工業相關的整合平台, 難怪天天就希望 納智捷早日倒閉 哈~
^^
qiyunn wrote:
台灣人不像韓國人那樣這麼愛國,
即便早期的韓國車真的不怎樣,
但韓國路上百分之九十的汽車不是現代不然就是起亞,
要買進口車可以,
就是貴到靠北,
韓國人也幾乎都是拿三星、LG的手機,
如果台灣人可以做到自主研發生產的汽車再爛也願意支持的話,
HTC手機再多問題也願意購買的話,
那絕對有廠商願意投入資金去做品牌,
否則還不如當豐田、日產等日系品牌的代工廠,
至少是穩穩的賺。


雙A 不也靠台灣自己人買?
棒球迷 wrote:
居然有人蠢到拿半導體和汽車產業做對比?? 哈哈
你們知道這兩者差別是什麼嗎?? 台灣發展半導體的時候
這塊產業在當時是新興產業 台灣發展的腳步 並沒有落後世界太多
但汽車產業 歐美發展的時間 足足比你亞洲新興國家早了近百年以上!!

亞洲新興國家的後發品牌 除非要像韓國人那樣 用行動 用強烈的愛國心 全民購買自家的國產品牌
讓後發品牌有足夠的時間和財力 不斷精進和提升自家的產品, 要不然想在短時間內 追趕到歐美百年廠牌的層次, 這是完全是不可能的!!

愛炒短線又不團結的台灣人 汽車產業確實很難在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 難怪韓國各項產業大多碾壓台灣
這又能怪誰呢??


鬼扯淡!

fairchild什麽時後落腳矽谷?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