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創業維艱....台灣加油!!!!

Ronniekuo wrote:
和泰EPS又創新高了,你怎麼看?


干我屁事
冰原狼神 wrote:
光這點就自相矛盾了
如果裕隆沒有代理這些品牌那裡有錢開發自主品牌?
別忘了截止2018全年國產車內銷最多的還是裕隆集團(只要是內銷的國產車都算包含商用車)


拜託,商用車跟小客車的進口關稅稅率不一樣好嗎
貨車關稅10%,貨物稅率15%,有效稅率11.5%
小客車關稅17.5%,貨物稅25%,有效稅率21.875%

所以我就說,納黑只會造謠,不造謠就不會說話
連商用車跟小客車放在一起比,這種謊言都說得出來

另外韓國當年,是直接「禁止」進口小客車
國產小客車只有兩家可以生產
如果台灣保護裕隆成這樣,當然也不需要去代理其他品牌假國產。

現在台灣的保護政策,只是讓國瑞吃爽爽而已
支持汽車關稅取消,讓國瑞跟裕隆都倒一倒。
台灣發大財 wrote:
另外韓國當年,是直接「禁止」進口小客車
國產小客車只有兩家可以生產


台灣當年是
只有一家可以生產

而且還規定計程車只能用裕隆的

和泰想設廠還被封殺
想賣進口小客車也被封殺
Ronniekuo wrote:
和泰EPS又創新高了...(恕刪)
人家有本事,你納智捷有什麼?講一堆就是怪台灣人不拿錢讓嚴家賺,搞個車廠說穿了就是想賺更多,想把日產三菱賺的都放進口袋,講甚麼發展汽車產業,看看納智捷的吃樣,什麼樣的爛公司可以出現這麼多無恥的網路寫手,一個月只有0.5%的車廠,產品會好?
再捧能捧多久,URX硬著頭皮上市,就是為了掩蓋收攤而已,就是一台多了屁股的U6,能有什麼差別?
rock02 wrote:


台灣創品牌已經很...(恕刪)

吹捧過頭也是容易讓人反感
創業維艱....
一步一腳印...先學會走...才來跑跳.....
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但這些說來容易做來難....

看看古代朝代的崩壞...不外乎宦官弄臣......高位者永遠只有聽到好的....
造就了...不知民眾要的是什麼
台灣發大財 wrote:
現在台灣的保護政策,只是讓國瑞吃爽爽而已


國瑞汽車前身叫華同重車

80年代年為了能自主造車跟美國人合資
因為發動機救國的裕隆在1981年完全無法救國
只能舔日

1983年華同重車垮了
沒人接手

幫中國人裝輪子的裕隆見死不救

結果政府到處找人收拾爛攤子
最後找上豐田

豐田才接手華同重車
改名國瑞

因為豐田之前申請汽車廠的名字被人註冊走了
豐田當年註冊的是中華汽車

可惜被政府封殺,不准設廠
之後中華汽車被老嚴註冊走了

所以豐田接手的華同重車不能再用中華汽車的名字了

國瑞汽車一開始只能生產重車
不能生產小客車
到1989年才許可生產小客車


裕隆自己混吃等死,發動機救國救到被豐田買下華同重車
要怪誰?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加油,身為台灣人,...(恕刪)

哈!那大陸市場敗成這樣!
不就都是網路造成的,最好整個大陸市場的起伏都是靠mobile 01在說嘴決定的,怎老不去想想到底從設計、工廠、品質及銷售間出了什麼問題!
台灣發大財 wrote:


拜託,商用車跟小...(恕刪)

取消的話!我看先倒的應該不會是國瑞吧?
台灣發大財 wrote:
拜託,商用車跟小客車的進口關稅稅率不一樣好嗎
貨車關稅10%,貨物稅率15%,有效稅率11.5%
小客車關稅17.5%,貨物稅25%,有效稅率21.875%


所以貨車有沒有被關稅保護到?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