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納智捷再花71億到底買什麼,以下詳實報導!

我不是機器 wrote:
汽車工業早期為衛星工...(恕刪)

很好奇 , 整個汽車產業賣國產車的廠商哪麼多
賣的最貴也不是正L ,別牌某些車款國外也是賣更便宜(看看我老婆的小鴨鴨...)
但總是被罵最兇的... 好像別牌沒有國產車一樣...
(此段為碎碎唸 ,請忽略)

希望水野的辛苦能獲得回報
也希望未來新的車款能"接近"國際的腳步
畢竟,車廠注入的金額跟本身的硬實力就在哪
說超越很不切實際 , 但有句話不就是說 夢想越大 成就越大
辛苦不一定有回報 , 但不拚怎知道呢?

個人對嚴先生的過去或一些作為沒有太多好感
但光以一個企業虧損成這樣還是不離不棄 , 真的很令人敬佩
看影片也能大概得知開發一台車有多困難 , 真實情況一定是更加艱困
而且還是在一定會得罪金雞母日產的前提之下...
我想扎草人扎得最兇的絕對不是酸民 ,而是股東

但不得不說 ,納牌真的要很加油很加油很加油的哪種,畢竟台灣車市嚴峻
大陸車市競爭更加激烈 ,如果是我 ,在大陸我也不太會考慮納牌,雖然不了解,但畢竟選擇百百款

最後,希望任何廠牌的國產車都加油,銷售好的領頭羊能導入更多的配備,重視安全樸實價格
銷售差的能努力進步讓領頭羊跟進口車廠感到壓力
唯有各家車廠都有其競爭優勢時,買方才是最大的受惠者



黑色甜甜圈 wrote:
老實說我對政府保護...(恕刪)


都 2018 了
不要再提什麼保護不保護
以訛傳訛

目前進口車關稅就是 17.5 %
然後貨物稅無論是國產車還是進口車都有徵收
再者,所謂的國產車包括 Luxgen 以外
Nissan Toyota Ford Honda Hyundai
只要有在國內設廠製造者
一律都稱為國產車且都一律免收關稅

所以要罵請一起罵吧!
國瑞製造 Toyota 車也幾十年了
不要雙重標準

更何況裕隆敢做自主品牌
我是給予肯定的
相較於國瑞只敢生產製造 Toyota 而言
我不是機器 wrote:

汽車工業早期為衛星...政府保護的不是 裕隆,而是整個產業, 只是當年只有 裕隆扛得起來 而已, 就像後來的政府保護台積電一樣, 以及當年加入WTO時的銀行的公公併, 一旦國家的經濟被外國控制, 就幾乎沒有解救的方法了, 裕隆集團算是有肩膀的 ,可以賺錢的事很多 ,光賣代理就夠了, 又何必去 花個幾百億發展國家汽車工業, 無論如何我相信 裕隆 對國家 和 台灣人民 的貢獻 絕對超過很多人(恕刪)


所以到底誰要跟誰比貢獻度啊?很多自有品牌的工具機產業或其他產業就不提了,台灣出口那麼多汽車零組件,可不是靠國產車啊!一部分先進的安全裝置、電子配備就是台灣公司做的阿!國產車廠有採用嗎?

catjo87 wrote:
九么會不會想太多陳...(恕刪)


美國總統雷根當年也只是位演員而已~!
努力加油吧~!

沒有任何成功的人士~是沒被批評過的!


94533821 wrote:
要造一台車,真的不...(恕刪)


等把錢轉乾淨了,就可以收了
搞什麼Airplane啊!? wrote:
都 2018 了
不要再提什麼保護不保護
以訛傳訛

目前進口車關稅就是 17.5 %
然後貨物稅無論是國產車還是進口車都有徵收
再者,所謂的國產車包括 Luxgen 以外
Nissan Toyota Ford Honda Hyundai
只要有在國內設廠製造者
一律都稱為國產車且都一律免收關稅

所以要罵請一起罵吧!
國瑞製造 Toyota 車也幾十年了
不要雙重標準

更何況裕隆敢做自主品牌
我是給予肯定的
相較於國瑞只敢生產製造 Toyota恕刪)


他們只被餵選擇性的資訊!!! 婚前兩天那些什麼花學運的學生差不多啊!
沒出過社會根本沒什麼判斷力

搞什麼Airplane啊!? wrote:
都 2018 了不...(恕刪)


現在的國瑞汽車toyota集團持股70%,本質上就是toyota台灣廠。
當然只敢生產toyota的車。
不是很能理解
跟國際大廠買技術叫做拼裝車
跟自己子公司買技術叫做左手換右手
真的是怎麼做都能被嫌欸
台灣能自製一台汽車從裡到外
很棒呀
也許不是最好,但會越來越好

期望 LUXGEN 能継續下去.
這裡是簽名檔吔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