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我眼中的Luxgen-無怨無悔、堅持做對的事!

電子花車....

看看環景RAV4已經跟進要加價才有了
幾年內很快就要標準內建

但是回頭看看納智捷
等到能說嘴的環景各車廠各等級都上身了
到時候納車怎麼辦?

-----
我堂姊買了台RAV4休旅 底盤很高
我老媽抱怨那台不好上車
我的U6比較好上

只剩下底盤低能嘴而已
哀~慘
嬰兒喝奶理所當然

現在奶粉很貴的

納粉應該支持為了這個60歲的小嬰兒

納智捷全車系漲10萬

為了這個還不會爬就要會跑會飛的嬰兒

全力支持嚴董10億人民幣錢進中國


jeff0720 wrote:
而且是已經有第一代SkyActiv引擎基礎下尚且需要8年。
台灣企業的老闆鮮少有此耐心,這要燒掉多少銀兩?...(恕刪)

台灣企業都要三五個月就看到成效(營收), 到一年沒起色, 管理階層就要皮繃緊了, 哪有可能到八年...

早年裕隆引進日產技術, 說真的品質不比當時的同級的福特, 本田差,
但經過那麼多年後, 我個人覺得相對前述那兩牌, 別的不說, 質感真的有落差, 只能在電子功能上加一些配備...
重點是最重要的引擎沒搞頭...

真的很可惜, 就像一個學生, 從開學就知道應該要努力讀書, 但到了期末考, 課本卻沒翻幾頁, 而同時入學的同學, 早就滾瓜爛熟了!

94533821 wrote:
一個晚起步的車廠如...(恕刪)


一定做的到呀~只要台灣車主無怨無悔的供奉貢養

他日一定能做到全球百大車廠之一

PanPan33 wrote:
國人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本事
..(恕刪)

真的是內鬥內行!
舊引擎、舊底盤、公差大的內裝,賣台灣人的車價在國外都能買雙b了!
賣給國外的價格倒是很便宜,還沒不二價吶
台灣人比較盤!
別老搞愛國牌!財團擺明了要坑殺台灣民眾了,要民眾如何支持?
整天在造神自創品牌很偉大?
初衷是為了台灣?屁啦!為了撈更多而已啦
賣那種啥鬼價格!
最好是新店的土地開發案也是為了台灣啦!
要造神怎不造的徹底一點?搞房地產也是為了活洛經濟救台灣!
好偉大的情操!
這就是我擔心納志傑的地方,該廠老闆太多前車之鑑讓人無法支持這個國產品牌:代理雷諾 歐寶 凱迪拉克不到兩三年收了,自創品牌tobe不到兩年收了,還有有一段時間日幣升值得很厲害,日系車紛紛喊漲納智傑也跟著喊漲理由是也是日幣升值,不是號稱國產品牌?? 日幣升值理由來漲價是不是代表這品牌是拼裝的?? 代工克萊斯勒一下子也不做了,因為是同個老闆納智傑很難說.....

jeff0720 wrote:
Mazda發展新的SkyActiv...(恕刪)
PanPan33 wrote:
汽車產業可說是產業鏈龍頭 不發展自主品牌
永遠都是代工、或是直接進口幫別人賺外匯
台灣汽車產業永遠就是死水一灘 也永遠見不到明天

現在的Luxgen比代工還糟糕,代工是別人的設計的引擎、底盤、變速箱,代工廠是沒有技術的。
現在的Luxgen,買別人的引擎、變速箱,買別人的底盤設計,將以上的設計自己整合。
偏偏沒有整合的技術,東風引擎東風用了幾年都沒有積碳問題,來到裕隆手中...
很像熊貓車,吉利汽車賣了幾年都沒有的問題,裕隆卻讓它發生!
裕隆 makes everything possible!

吉利汽車越做越大,不但入主Volvo,還買了MB 9.69%股份。
吉利購買MB股份成為最大股東
吉利2018/5比2017/5成長61%
裕隆還在忙著處理積碳,兩相對照,很難不跟阿斗發生聯想。
市場是現實的!一個月銷量各車種加起來約500台吧!
你可以把眼睛矇起來催眠自己
但是消費者又不是傻子
誰會砸自己的錢在有可能消失風險的資產?
既然引擎用買的
為何不買好一點的
買大陸引擎 台灣華創車用電腦?
要拼裝為什麼不拼好一點
價格賣這麼高
這麼好賺
咎由自取不是?


還公開說引擎未能預期
台灣走走停停?
地方小走走停停熄火積碳?
眼光沒放在本地人身上
醒醒吧各位
台灣企業在一開始都雄心壯志推出很好的產品,到最後因為沒有強大的開發能力做後盾,往往就被人追越而GG了,過去的BENQ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經營者心態眼光短淺,只重短期利益,對員工也不願投入太多資源訓練,薪資微薄因此進入惡性循環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