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納智捷明年有跨界7人休旅車?

我在等LUXGEN全面GT化

M7 GT
U7 GT
S5 GT
V7 GT
cyt7241208 wrote:
充電式/換電各有各自的優點,是互補但絕對不是取代...(恕刪)

說得好
我也是這樣認為
小弟在上海工作
大陸對於新能源(油電、純電、氫燃料電池...皆是)的車輛推廣是相當積極的
路上隨處可見國產、進口的電動汽車、單車、公車
對比起台灣這方面的龜速消極
不得不承認差距實在太大
基本上
自行充電的方式較適合非都會區
換電式則反之
以台北家中老婆的電動車(中華轉投資品牌)來說
雖然是鋰電可以取出在家中充電
但自己就要承擔使用上的電池損耗
保固內就換過一次電池(蓄電量嚴重不足)
實在很擔心過保後的電池價格會侵蝕老婆對電動車的信心
她目前很喜歡Gogoro的換電方式
雖然需要繳月租費
但換完就走相當方便
且不需承擔電池折損
以可靠度來說感覺上比自行充電來得好
離題了~
納牌從2009年第一部MPV7開始就導入電動車規劃
從車身結構看得出來(車身規劃、底盤、懸吊結構)
但政策的模糊不清及缺乏配套
讓電動化這一步走得相當艱難
我也是需要5+2七人座的潛在用戶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
也能在納牌的產品裡找到適合我的車型
G.M ^_^
j00164168 wrote:


Tesla有技術...(恕刪)

結果HONDA新油電重機也來搞換電模式了
汽車魔人 wrote:
結果HONDA新油電...(恕刪)


那是機車,不是電動汽車...
樓上有人提到充電速度效率比不上換電,話不是這麼說。電動車最棒的地方是夜晚休息時間停在家裡能夠充電,這是換電模式做不到的事。如果說充電模式不實際那Tesla就不會在最近於美國推出一個"次級超級充電站"....超充被嫌太快導致購物或休息時間不夠。但這是在外,依然跟在家充電不衝突。

再來,四輪電動車換電需要多大空間?總不可能一個小小小小廠房一批2.3輛換吧。要能同時容納多輛電動車進場是不是要有足夠場地進行?郊區鄉野就算了,交通時常壅塞的市區呢?土地寸土寸金。如果同時有多輛電動車要更換電池是不是可能造成交通阻塞?換電站維護所需人力呢?充電站基本不用,最多定保。
如果說換電站能夠提供超快速充電以備市場需求....那何必弄換電站?擴大充電設施不是更實際?這類充電設施更能完美搭配停車場,有效利用空間。

不分四輪兩輪,電動車基本打著環保名義販售,換電模式下的電動車廠商就必須額外準備更多電池以應付市場需求。這些額外多出來的電池事實上並非必需品,只是浪費地球資源去多做這些備用電池罷了。所以以換電模式為主的電動車廠商嚴格來說不適合打著環保名義販售電動車。這也是為什麼Tesla還是把換電模式擱置在旁的其中一個原因。

Model 3電池容量全程高電壓輸出狀況下行駛48萬公里僅衰退5%,以每年2萬公里(不多不少)計算,至少可以開20年。那換電模式豈不是脫褲子放屁?
可是在台灣不是每個人汽車都停在家裡,停在路邊跟巷弄要怎麼充電??
j00164168 wrote:
那是機車,不是電動汽...(恕刪)
我在等PHEV化
女生教我的事 wrote:
我在等LUXGEN全...(恕刪)
重裝坦克 wrote:
可是在台灣不是每個人...(恕刪)


那是現階段電動車不普及,民生建設跟不上電動車廠商布局。當然這部份障礙重主要還是在公寓大廈部份。
或許過幾年電動車開始普及時,公寓大廈建商為了搶客而自行與電動車廠商在停車場建設充電站拉客,這絕對是可以期待的事,包刮未來台灣政府是有可能為了跟進世界環保標準而淘汰內燃機加速推動電動車普及化時放出的利多。
搞不好公寓大廈停車場設沒充電站的人家還不買呢。相信時間會證明這一切,眼光不是只放現在,因為交通建設是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
j00164168 wrote:
那是機車,不是電動...(恕刪)

以目前技術來說
充電再怎樣快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畢竟一般最熟悉的傳統燃油車模式就是“加滿繼續上路”
充電式有優點但缺點就是要“等”
換電式就可以補這不足
提供不同模式給消費者依需求選擇才符合人性
所以這二種方式應是互補不足而不是擇一存在
至於換電式的瓶頸在於電池規格統一這件事
相較起來充電頭規格統一就簡單多了
假設能突破這瓶頸
換電式不就跟上加油站一樣嗎?

樓主抱歉~又離題了
G.M ^_^

j00164168 wrote:
那是現階段電動車不...(恕刪)


北部連停車位都沒有的建案都賣的嚇嚇叫了....還建商提供充電方案哩..

kay1972 wrote:
說實在的,不用再說為何納智捷要發展內燃機不發展電動車的話了

第一、納智捷早就有電動車了,也都領車牌在路上跑了

第二、先叫政府把所有電力輸送、配電系統、停車充電基樁都改好再說

第三、電池蓄電容量與發熱問題要被解決

第四、充電方式與充電時間要被解決




光是第二點不弄,就只好請大家繼續開汽油車吧

電動車要量產不是不可能,但車價可能要比汽油車貴上50%甚至一倍(沒有經濟規模)

加上充電一次要好幾個小時,請問哪些消費者會買單?

沒有市場,有哪個車商會把電動車投入量產咧? 企業是來做生意又不是來做功德的

除了第一點認同外,其他三點都是技不如人的藉口。

沒有發展自己的供電技術,只買現成的電池來串接,又不是小學生的自然課,當然你會覺得是問題。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