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Luxgen 真的有那麼爛嗎?

台中市民 wrote:
【甚至跑得比價格是3倍的BMW520T還要快】,這絕對是真的,因為已經比試過兩次了,歡迎有此車的車主找個時間比試一下便知。
(恕刪)


這我完全相信, 我個人不太會開快車, 但是有合適的機會時, 我會起步的時候偶爾熱血一下, 但是也只是加速到速限為止, 有一次在宜蘭的濱海公路上, 因為是平日, 所以車很少, 因此我又熱血了一下, 在我衝出去到達速限並將車速轉由ICC(ACC)控制後, 聽到隔壁車道的引擎聲, 一輛黑色馬三由後方急速趕上, 然後超過我的車, 反正他要超速是他家的事, 我繼續讓ICC控制我的車速, 然後我看到那輛馬三居然在前面的紅綠燈才剛閃黃燈時緊急剎車停了下來, 感覺上應該是要等我來比一下起步.

所以我在離路口幾十公尺的地方把車停在路邊, 然後下車點了一根菸, 我承認最大馬力165匹/最大扭力21.4kgw的馬三起步會比最大馬力211匹/最大扭力35.7kgw的Q50快.

因為速度這種東西, 不怕死的最快.

j00164168 wrote:
單純為酸而酸的言論...(恕刪)



所有台灣車廠都沒公布,你用這點針對luxgen。

我懂了,這就是單純為酸而酸的言論。


jeff0720 wrote:
不會買!你是對的.Luxgen...(恕刪)


你說到重點,信任。
自己喜歡,試過後的感覺最重要,別聽信網路上非客觀的言論。
羊群效應在台灣很明顯。因為總有人說,去買路上車最多的牌子。

套句台詞,聰明的就懂。

shhugh wrote:
這我完全相信, ...(恕刪)


大大,你有考慮車重的影響嗎?
輪胎太大顆或許起步真的很難定論。
ACEYEN wrote:
所有台灣車廠都沒公布...(恕刪)


因為01汽車版只有納智捷有這種討論大方向的文章,而我長期關注納智捷電動車時程。這邊是納智捷版,當然是針對納智捷做討論。
難道你要在納智捷版討論BMW或TOYOTA嗎?
我沒買 以國產來說 他沒有便宜划算到 有性價比 所有沒有買
台中市民 wrote:
這是對岸去年的調查,...(恕刪)


奢華品牌跟非奢華品牌是有落差的,S5 1.8T加速性能上優於BMW 520並不能表示什麼。
整體性能呢?套嘉偉哥最喜歡掛嘴邊的-機械回饋,也就是整體性能,請問S5 1.8T有520的性能水準嗎?
再來,車體剛性呢?S5提供前後座乘客無論各個面向的撞擊保護跟的上520嗎?
乘客舒適度?靜音工程?
做工品質?內裝與配備上的細節與貼心程度?
以及最重要的-品牌價值?
並非看不起納智捷,事實上納智捷與其他國產車廠比較,完全不遜於他廠多少。但是面對現實真的不困難,納智捷不是奢華品牌。

汽車會有奢華與非奢華的分類,並非無理。
j00164168 wrote:
奢華品牌跟非奢華品...(恕刪)



你都說奢華跟非奢華。
那你舉同價位的車來比較可以嗎?
Luxgen的優點多於同價位的車,還是低於同價位的車?

說來說去,就是因為牌子讓你扣很多分而已。
導致你心中的cp值極低
這沒有對與錯,個人喜好,很主觀的。

還有你說有關心電動車
請問最近有啥新動靜嗎?
你知道luxgen有多少零件是和特斯拉同供應商,甚至是一樣的零件嗎?



ACEYEN wrote:
你都說奢華跟非奢華。...(恕刪)


笑了,我是回應他拿S5 1.8T對比520,勸他別這樣比。又不是我拿來比,文章都沒在看,你還真會抹黑。

現在是流行斷章取義嗎?

最近納智捷電動車唯一有的正面消息是6月股東常會,嚴董宣佈第四季推出S3 EV+。現今目前沒任何消息。
反而版上並沒有因為6月股東常會而討論電動車,想關注也關注不了。無論是納智捷車主或準車主又或是無腦攻擊納智捷的酸民,都不在意納智捷的電動車發展時程,相當可惜。

至於納智捷電動車部份零件跟特斯拉相同,嗯?所以這能表示什麼?一堆共用底盤的跨廠車實際表現都不盡相同了。
同樣零件完全不能表示造車技術就是等同的,這就像是Android陣營手機愛用高通8字輩旗艦CPU,明明各廠用同顆,實際效能展現卻有落差。

之前在版上呼籲納智捷應及早推出S3 EV+來對抗Model 3,嚴董宣佈第四季推出。先推出來打基本盤絕對是好事。
至少在這方面遠比其他國產車商.... 不,應該說納智捷的電動車時程已經比世界各大廠還快。
如果價格控制得宜,並秉公公佈撞擊測試報告,我想納智捷有機會拿下臺灣汽車龍頭。
臺灣過往已有不少企業開先例-在臺灣取得領導定位後往海外擴張且過程穩定順利。
如果納智捷有心要提早轉型開發電動車,或許未來的車市納智捷會有一席之地,未來更可能比那些狀況外的傳統大廠還要有機會生存下去。

銀噹•馬汀 wrote:
您高興就好,星期六...(恕刪)


貼這種個案真的非常的無聊,即便是千萬的超跑,應該也會有很多的問題,只是車主不想貼,酸民也無興趣去挖掘罷了。

要看車子的品質,當然是看平均數,因此妥善率大調查就是最佳的品質指標。台灣近年沒有所謂的國產車妥善率大調查,但對岸有,或多或少有參考的價值,你應該去看看對岸的調查結果。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