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在強國遇見熟悉標誌的感動


Allison Wu wrote:
一樣的台灣品牌,事在...(恕刪)


確實巨大在中國獲得很大的成功,不過納牌要循類似的方式可能有點困難 (但還是愛國心驅使,有股期待)
據我和開車帶我的司機聊天,他說一開始捷安特在中國就以世界數一數二的品牌形象進入
他在念書時買了一台捷安特,說是一般工作收入半個月的薪資,當他買回家附近鄰居都跑來看,後來老二美利達要進中國時,已經被灌輸不如捷安特的印象,到現在怎麼做都拼不過。

所以巨大是站穩世界的舞台後才有機會席捲中國 (品牌比價格還重要)

納智捷要好好把品質與形象做起來才有可能在 "手拿蘋果,腳踏愛迪達" 的嚴酷市場走出一片天
不然就會是看到時,好驚訝趕快拿手機拍起來的狀況。如果哪天多到爆大概就沒興趣拍了。
gregliu wrote:
確實巨大在中國獲得...(恕刪)


我覺得不可以把自行車和汽車的概念混為一談

汽車是大陸官方重點扶植的產業 他創造出來的利益和經濟 是自行車能比的嗎

汽車背後這麼大的經濟和利益 做為一個對台灣有敵意的國家

你覺得老共 他會有可能那麼好心看著台灣人去分食這塊大餅 然後逐漸壯大嗎?

所以裕隆在中國肯定會處處受到更多刁難 這也不用覺得奇怪

納智捷就算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品牌 我相信老共也會想盡辦法把他打垮

別忘了鬥臭敵人 這可是共產黨的專長啊

owan29 wrote:
我覺得不可以把自行...(恕刪)


可笑的結論

長城的哈佛H6目前已經達到每月 7 萬台 的銷量!

同樣都是SUV

長城H6車型每6個月更新一次


納智捷 U6上市到現在別說改款了,連引擎都沒動過,還在用1.8T引擎

U6剛上市的時候,確實有不錯的競爭力

但是一年半載不更新產品

在大陸市場會被淘汰的很快


看整個中國大陸的所有車廠(不管是日系,美系,歐系,還是中系)

一款熱銷車最少基本都是一年一更新

一年一改款


U6的尷尬是,價格更高,但產品更新更慢,技術也沒有更先進,品質也沒有特別好

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撐起品牌?

你是消費者,你應該怎麼選?

賣不好,就怪別的公司產品更新太快 和 要買車的客戶要求越來越多?

dongmark wrote:
可笑的結論

長城的哈佛H6目前已經達到每月 7 萬台 的銷量!

同樣都是SUV

長城H6車型每6個月更新一次


納智捷 U6上市到現在別說改款了,連引擎都沒動過,還在用1.8T引擎

U6剛上市的時候,確實有不錯的競爭力

但是一年半載不更新產品

在大陸市場會被淘汰的很快...(恕刪)

哇!原來大陸的車廠車型每6個月就更新一次.
那更新的速度可能比手機還快?
看來要當內地的汽車經銷商要準備很大很大的車庫跟資金來囤貨...

PS:聽說要衝銷售量就要不斷的增設銷售據點是真的嗎???

dongmark wrote:
可笑的結論長城的哈...(恕刪)


廢話 長城是他們的企業啊 她們一定是舉國之力大力去扶植 裕隆在大陸有這種待遇嗎?

好像是去年吧 因為水野和敏的加入 大幅改進了那顆1.8t 動力和油耗 結果你知道嗎

他們一堆鍵盤手 還是在那裡罵說 你們看看上市不到一年的車 納智捷就大改款

煽動舊款車主對納智捷的仇恨 我曾經在大陸一個網站 那裡車主可以投訴 他車子的問題

這網站有一個各車款 投訴量的對比 那時我拿比亞迪一款車和納智捷的u6對比

那時比亞迪這款車 因剛上市沒有很久 市場保有量沒有u6多 結果你知道嗎 u6的投訴量 僅比亞迪這款車的三分一而已

所以呀 無論你的車是好是壞

對於一個對台灣有敵意的國家 他們的高層有意想鬥臭鬥垮你 這還需要理由嗎?
owan29 wrote:
對於一個對台灣有敵意的國家 他們的高層有意想斗臭斗垮你 這還需要理由嗎?(恕刪)


你被洗腦的很厲害啊

在中國大陸,納智捷的市場定位是自主品牌

誰有空來找你斗

東風自己有51%股份的,自己和自己錢過不去嗎?



而且納智捷在中國大陸 評選的產品品質 排名是 所有 中國自主品牌裡面評選的第一位

而且這是2016年的

JDPOWE總部在北京



別妄想迫害症

誰有空來害你

口碑是一回事

市場的更替是另外一回事


我都說了,現在納智捷1.8T的引擎

無論是動力,靜音,油耗,平順

都不如大陸車廠今年新出的1.0T,1.2T,1.3T,1.5T的引擎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別說納智捷的1.8T了

中國大陸所有車廠的1.8T車型都賣不動

就算是 VW,GM等等全球一線車廠 的1.8T也一樣賣不動

整個市場都在往小排量去發展

本田豐田在大陸都已經主推1.0T引擎了

你還在玩1.8T的

怎麼賣??????



另外長城這個廠

你查查看,是中國的一個普通私人鄉鎮企業

在河北保定

誰有空來舉國之力扶持你

既沒有中國第二大國營車廠東風集團做靠山,又沒有台灣政府的背景支持


靠的是私募基金和香港上市募款

只能通過純市場競爭的手段來生存的公司

和這樣的企業比資源?

有沒有臉紅


中國就算扶持

那也是扶持國營車廠,長城在中國政府眼裡算哪根毛

中國有幾百家私人車廠,排隊等扶持都排死了

owan29 wrote:
廢話 長城是他們的...(恕刪)


非常正確

大陸民眾對台灣人"大多"是友善的,但紅色共慘政府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場經濟戰爭已然開打了,不管你是藍是綠都要有這種認知和警惕

就像滔寶天貓購物平台台灣每年將近幾百億淨流出,稅都是大陸在收,台灣政府一毛錢都收不到

反觀台灣的購物平台出貨到大陸備受刁難,網路不通受干擾封ip,海關不讓進,遞延到貨時間,種種手段不一而足

包含最近紅色貴族企業併購台灣的利基產業,試圖在經濟領域打垮台灣,軍事經濟雙管齊下統一台灣

汽車工業對一個國家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一個火車頭產業,能帶動許多產業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君不見在民國53年,國家就喊出"引擎救國"的口號,才有裕隆的存在

既然是重要的產業老共當然不會放過,所以這也是裕隆納智傑最近在大陸屢屢受挫的原因

建議納智傑另開藍海吧!!!不訪考慮直接挑戰美國市場,一如韓國車廠以前幹的,只要美國市場站穩

一切的困境都將迎刃而解
kent101 wrote:
非常正確大陸民眾對...(恕刪)


你怎麼好意思

明明每年台灣從中國大陸順差1000多億美元

而且大陸淘寶的 海淘平台

台灣製造的產品 宣傳都是排在前幾位的

連台灣水果的價格和定位 都是 超過美國的水果

被洗腦的太厲害了


台灣一邊是洗腦,中國處處打壓

大陸一邊是洗腦,台灣貨一級棒

老百姓夾在這中間

真是可笑又可憐



另外搞搞清楚

嚴慶齡當年把上海泰利機器製造廠整體搬遷台灣

這才是裕隆汽車成立的基礎
dongmark wrote:
你怎麼好意思明明每...(恕刪)


奇怪

01怎麼會刪了我的帖

明年貿易逆差大概就降下來了吧!台灣對大陸(包括香港)

出口市場的依存度的近年呈現停滯與下降態勢

,但對大陸進口市場依賴度則呈現上升趨勢。

一些大宗的電子面板產業之類大陸已經生產了
多去看看大陸下面的評論,台灣車買那麼貴,油耗高,4S店少,那些汽車回收的人都怕了的車,另外大陸車能選擇的多了去,另外大陸觀致汽車,的車無論設計(基本上是國際設計師調教師工程師),質量(歐洲碰撞2013年度最佳成績),也是買的不好,難道這也是中共的錯是嗎?日本車在台灣買的比大陸貴還配置少,那是你沒有得選擇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