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3歲購車,月薪約42~45K,辦到好89萬(自備款+保險領牌約支出現金30萬,目前手邊還留有現金30萬投資用)。
我住家裡,每月固定支出如下:
1.固定拿幾千元給母親零用
2.手機費
3.家用網路費
4.預存個人年度保險費
5.預存個人綜所稅,每月扣1000
6.預存汽車稅金,每月扣1000
7.預存汽車保養費(假日用車所以估一年兩次),每月扣1000
8.車貸
9.三餐(都外食不在家吃)。
扣除以上固定支出後每月可運用金錢約剩一萬。
其中需要特別一提的是餐飲部分,我抓基本一個月6000,但實際上一定更多,因為平日上班可以固定一天200元,但假日外出就一定超過,所以會超過多少就看個人的使用狀況了,假日有時一餐就近千元,但有時還是一天200元…
另外油資因為都是假日外出,所以一個月基本抓1500元,有時整個月開不到1500元,也有一個週休就2XXX元。
因為許多年度要支出的費用都已經每個月預存了,所以每年的固定2個月年終獎金就可以存的比較多,但一部分也是要拿來繳汽車乙式險(沒有每月預扣)。
雖每個月還有剩近萬元的現金,但基本上都還是會月光光,因為該花的該玩的雖然會評估較以前節省些,但也沒必要弄得自己綁手綁腳。
總結,以樓主的條件購車一定沒問題,重點在之後的金錢規劃,雖然沒必要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但一定還是會有些部分要稍作犧牲 (譬如以前吃麥當勞點個套餐後再多加點其他的,但現在則以不會餓為主要XD,甚至改買便當就好)。我個人是在一個人時凡事都簡單(能省則省),但跟女友&朋友外出時就不會去省…
如果購車是絕對必然的結果,我覺得比起先存好錢再購車,還不如直接就貸款分期買,因為這樣等於讓自己強制每個月做好金錢分配,而不會莫名其妙的就花掉存款。像我現在已經繳了半年多的車貸了,我常常會想說如果把我的車貸、保養費、車稅金和每月剩餘現金都加起來大約也有個快26000,表示如果我都不花一個月可以存26000,但為甚麼在我買車前如果我整月都沒額外開銷了不起也只能存15000~18000…
題外話.我10年前就想買車而且還是看中古不到25萬的,但最後卻一直沒買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想把錢一次存到位,但存款一增加後就很容易產生一種拿出個幾萬塊沒關係的心態去從事別的活動了.....
PS.以上不含突發狀況,譬如我兩個月前車子被噴到飛漆,光處理這就噴了7000
元。洗車打蠟都自己自助洗。幫愛車額外增加的零配件就自己看著辦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