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一家企業只要「研發」跟「行銷」這類關鍵技術是在台灣,那就值得支持了,能夠百分百台灣製造固然很好,但全球化的影響下,只要是能幫台灣賺得到外匯的「品牌」,都值得支持一下,未必要強求100%MIT。就像蘋果,只要行銷和研發在美國,就已經幫美國賺大錢了。回到納智捷,研發是華創,行銷是納智捷,引擎是華擎,組裝是裕隆,鏡頭是華晶科,底盤算是自有技術了,車載系統算宏達電吧?輪胎配瑪吉斯,鋼材應該來自中鋼,還有許多台灣的衛星工廠。這樣MIT的成分已經很高了,有些關鍵技術還是捏在外國人手裡(變速箱),就期望以後MIT的比例會更高吧!
killerx wrote:各位前輩們大家好,想...(恕刪) 台灣有很多電子零件,汽車車零件也都裝在各大車廠上。上回我工作的公司出點包,要回收產品,就被客戶k: 都裝在audi, porsche上了,要如何回收!但我常告訴小孩:要買東西一定要優先考慮MIT比例高的產品,除非性能差太遠,不為別的,為了他們自己以後在台灣還能找到好工作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