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Luxgen5 sedan車身結構鋼材強度倒底有多硬?

大部分的車子都是混用不同的強度mpa鋼材建構吧
而且廣告多半都只會提強度最強的那個數值...
這看久都覺得是一種淺規則了 反正最後都會有圖解 慢慢等

Amduscias wrote:

可見這個從公開至今鋼材的規格是一改再改


你有確定的話再說…不要只是沒理由的講好話…如果真的是一改再改,那你也說給大家聽聽怎麼改法…


Amduscias wrote:
但是廣告標語嘛.....看看就好

就像以前泡麵只放一塊乾燥牛肉也給你叫牛肉麵一樣...(恕刪)


現在都改牛肉「湯」麵了啦…就是因為廣告總是「誇大不實」
泡麵廣告知道是「誇大不實」 所以以前都會在旁註明「僅供料理參考」,而你在看看那部「Quality video」影片…有說明嗎?
再說一碗泡麵你吃完後發現與圖示不同你肯定不會覺得心情不好…不過是一笑置之
但Luxgen是在賣車…不是賣泡麵…不能總是用欺騙的方式啊!
不然哪天車主買了車發現並沒有如影片所說「車身採用1500mpa超高強度鋼材,車門防撞鋼樑也採用了相同超高強度鋼材」,屆時就又要像先前MPV事件一樣了。
看車時所看到的第三排座椅是如此寬徜,結果買回去後竟變成不合法…且頭頂上還要架一支可能會撞頭的橫桿…

eclair_lave wrote:

不過這都已經被車廠的廣告手法混在一起談了,所以變成到哪都只講超鋼材..


廣告手法不是這樣用的,若是該車沒有如「Quality Video」所說:「車身採用1500mpa超高強度鋼材,車門防撞鋼樑也採用了相同超高強度鋼材」…那就有「誇大不實」之虞了…
leties wrote:
廣告手法不是這樣用的...(恕刪)


這種說明法其實意義不大

比如說車體中某個T字結構有補強入一片超高張力鋼

那他宣稱這台車的車身採用了超高張力鋼也沒有牴觸其說法


總之去鑽字面上的牛角尖沒有意義,買東西做功課不能只憑廣告獲得訊息


就像裕隆日產的潛艇鋼廣告一樣,車用超高張力鋼跟軍用級的(如美軍hy系列)完全不是同一等級的東西

類似的廣告太多,誇飾法用到可稱為氾濫,已經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另外自小客貨的問題我說明過幾次,那個法規跟安全沒關係,他的帳面意義是可容許貨物乘載的必要空間要求,底下的目的是跟進口車造成價差而已
leties wrote:
你有確定的話再說…不...(恕刪)


你真的有看懂我在寫了甚麼嗎........

你說網路文章不一定準

問題這不是網路隨口瞎掰的,這是納廠從台北車展開始南北到處"公開展示"的模型

也許你以後照展示間也會看到,因為以前展示間也有放SUV還是MPV的鋼樑模型

你自己也知道廣告多數都誇大不實,泡麵只是舉個例子,所以我說了"以前"的泡麵

你也提了86的例子做了最實際的範例...嗯....



從這張圖片來做推理

DM版
「為了更進一步強化車艙的安全性,前門內配置3支防撞鋼樑,而最下方一支採用高強度鋼材,增強腿部防護」

照片車門紅色鋼樑三根,依照等級分類確實是超鋼材(依照前面板友分析可能是1060mpa上下)

而DM的圖片車門鋼樑根本沒有標示出三根(只有兩根最下面的鋼管沒有標示)



影片介紹「車身採用1500mpa超高強度鋼材,車門防撞鋼樑也採用了相同超高強度鋼材」

圖片顯示ABC柱加頂棚為黃色1500mpa(這部分沒錯),所以車身採用1500mpa這點沒有說錯

重點是下一句話"車門防撞鋼樑也採用了相同超高強度鋼材"

他只講了相同超高強度鋼材,並沒有提到是1500mpa級的(1060mpa也算是超高強度鋼材)

我個人認知上會覺得他刻意了迴避強度的數字,包括影片跟DM上來作為一種廣告的話術

另外再sedan發表的影片裡

主持人是說"採用1060mpa業界最高的三個鋼樑。" 但並沒有說車身,螢幕上剛好在播放側面撞擊測試

所以可以推估是車門防撞鋼樑三根1060mpa

本來我用了"一改再改"來嘲諷這個鋼材規格飄忽不定

但是剛剛這樣認真地分析一下,其實邏輯上他並沒有互相衝突

唯一有問題的就在於"相同超高強度鋼材"這個詞彙的解讀

相同,是指相同1500mpa等級?

或是相同都是超鋼材級別?



以上是我隨便鬼扯的個人主觀論點幻想文,有個人理由但是不確定

不知道我這樓有回了甚麼讓你覺得我在沒理由亂挺的好話

eclair_lave wrote:
這種說明法其實意義不大
比如說車體中某個T字結構有補強入一片超高張力鋼
那他宣稱這台車的車身採用了超高張力鋼也沒有牴觸其說法
總之去鑽字面上的牛角尖沒有意義,買東西做功課不能只憑廣告獲得訊息
就像裕隆日產的潛艇鋼廣告一樣,車用超高張力鋼跟軍用級的(如美軍hy系列)完全不是同一等級的東西
類似的廣告太多,誇飾法用到可稱為氾濫,已經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另外自小客貨的問題我說明過幾次,那個法規跟安全沒關係,他的帳面意義是可容許貨物乘載的必要空間要求,底下的目的是跟進口車造成價差而已...(恕刪)


如果廣告如你所說「採用了超高張力鋼」,我是認同的,但那影片不是這樣說的…
廣告要強調其特色沒關係,但「過度」就不對了~
比喻法是一種意象的「認知」但若沒有「誇大不實」就沒差~
買東西做功課不能只憑廣告獲得訊息,我認同~
但車體結構的安全性,不是一個消費者可以去隨意驗證的東西~如此車廠更該謹慎。
MPV的事件你有你的「認知」,但我想表達的不是它倒底安不安全,這個牽涉太多因素了,除非再拿去「撞了就知」,可是這不是消者能做、該做的事,而我想表達的是納場用「誤導消費者」的方式讓購車者在買了車之後才來承受後續的「麻煩」,這點來說就讓人覺得是在「欺騙消費者」了~

提出疑問是不希望納場再步入「MPV事件」的後塵,如納場也跟你一樣覺得我在在「鑽牛角尖」,那我也
Amduscias wrote:
你真的有看懂我在寫了...(恕刪)


你再回去看看你PO的那個連結…文上說明黃色部份的強度最高…那表示上面那3支是1500MPA嗎?(因為Video上說最高為1500mpa!
有準嗎?
是不是跟DM說的又不一樣?
所以倒底哪個說法才是正確的?
我也不曉得,所以才要上來問問看有沒有神人或納場的人知道啊!
那張圖或許是納場拿出來展示的車體,但沒辦法從圖上看出強度有多少吧?
且那篇文也不過是「某人」寫出來的東西…所以不一定準啦…因為人總是會有「記錯、打錯」的時後…
這樣說明…了嗎?

leties wrote:
如果廣告如你所說「採...(恕刪)


不然你認為排除座位後空間有夠1*1*1立方的話就真得安全嗎?


比如說日本的小型車不少都是設置3排的設計,但真的撞上去沒人敢保證第三排會變怎樣,他們的上市車標準是沒測車體後追撞的

事實上除了撞擊單位自費抽測的車子外,上市車的測試看不到後撞這項的,所以管他座位外空間夠不夠這麼大都跟安全沒關係,因為都是沒測,誰知道是耐不耐撞?


就像舊wish一樣,一樣是三排座,在日本也沒自小貨這稅制,但沒人敢講他的第三排耐撞

MPV是沒有公佈後撞成績,但從以前的後撞影片就看的出它是耐得住一般後撞測試而不會縮掉

真要說的話就是納廠硬想卡進自小客貨的稅率等級去賺價差,做的太緊繃,會被罵我也是認為剛好






eclair_lave wrote:
比如說日本的小型車不少都是設置3排的設計,但真的撞上去沒人敢保證第三排會變怎樣,他們的上市車標準是沒測車體後追撞的

事實上除了撞擊單位自費抽測的車子外,上市車的測試看不到後撞這項的,所以管他座位外空間夠不夠這麼大都跟安全沒關係,因為都是沒測,誰知道是耐不耐撞?


很多國家車子的上市審驗有做後撞喔
包括日本也有

只不過這些後撞都不是做乘員保護的測試
而是做燃油系統的安全測試

KESA28493 wrote:
很多國家車子的上市審...(恕刪)


JNACP的官方網站上查不到車體後撞資料啊?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