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LUXGEN 5 空力套件設計討論

阿福大的文章每次都讓人受益良多~~

不管如何,台灣有了自己車廠總是邁出了第一步,所謂的先求有再求好嗎^^
也希望台灣有越來越多的人才往汽車業發展
Dr Evil wrote:
現行娜娜五號的頭燈下...(恕刪)


恩!我是覺得大大並不用太介意我的看法。

畢竟,我的汽車設計理念,源自架構在準量產可行的角度思考。
從我的作品中,大家應該不難看出我只會設計準量產型式的款型。我做十幾年的天馬行空電玩設計,
但汽車類,我著重在能生產面。
並不單純在設計前衛的這個點上。
我會更趨向工程設計師這個層面,期許設計出來的產品,得要考量到的點、面諸多。

對一般設計工作者來說可能在意的是否具有突破性。
但對天馬行空,現行預算製造及消費者對應該產品級距荷包考量。
我個人則會偏向Skoda波希米亞籍首席設計師Jozef Kaban,由設計Bugatti Veyron
轉戰被派任設計Skoda的設計理念。

http://www.carnews.com/article.php?id=26672

在有限的資源及車型價位的產品定位,來考量產品的設計務實面。
更漂亮或更複雜的成型工法,就工程面來說就很容易爆發跟我們身為設計師純天馬行空的衝突。
這也是我們常被近20年資深總工程師凸爆說我們只會畫爽圖,完全不負責任,只想跟不懂的業者嘿咻自爽
去的問題一樣。


就單純前衛面來說,我會認同您讚許獠牙的設計角度。

但就消費者在車輛碰撞肇事節省開支的角度下,包到前後保裙角去的燈組,都不是開玩笑的。
更何況現在的燈組越來越先進,相對消費者的維修負擔也越趨沉重。
Luxgen SUV的頭燈組零售價,就很高昂,早已跳脫以前Cefiro年代的價格,翻了好幾倍。
而車頭、尾燈再撞擊下的存活率,我會趨向工程務實面來思考。

畢竟為了前衛、特殊性,在量產平價車款上的設置,個人較偏向Jozef Kaban德製車的論點。

就好比真要問我造車的話,我是決計不去走Luxgen現在人用電子開發這端來發展。
而是以車用電子來規劃,我覺得會比較妥當。

畢竟今年PC、NB全球前五大廠公告財快,都慘不忍睹,發展設計在汽車使用者應用的電子產品,
很可能在近幾年,花了這麼多錢砸下去研發設計、除錯的發展上,被一個簡單車用,可以上車插上
i-Phone / i-PAD馬上就搞定的連接阜打得滿頭包。

應該要弄清楚,產品是設計為何而用。
不然可能是在銷售上慘不忍睹的。
最後,得變成惡性競爭,像Luxgen SUV時代所做的空力套件,拿來免費送,或當業代促銷的免費產品
替換使用。

身為設計者,產品我會希望設計成有價,有目的性的產品。

從節省消費者開支的角度來看,相信您應該就比較能接受我覺得應該將其取消的觀點。
美醜,本身就頗主觀的議題。
就同業面,就好比車友買Audi車的爭Lamborghini水,Pininfarina設計工作室是競爭對手,說
Pininfarina產品設計也極醜議題一般,這是沒有交集的。
說真的,我們在這掙個長短也沒意義。
因為BOSS都不是我們,就算我們共事,最終仍得聽從BOSS風格要求下,來求存自己的發展空間。
不如胼棄這些小事,一起為產品發展來努力。


你的美。我也必須認同。
但我的角度,會更需要您能提出一些具體的個人分享美感觀點。
這是會很有幫助的。我期待有這樣的正面交流!!
我臉皮很厚,也決計不會在意被批判設計有別人的影子。
就如同我跟Pininfarina設計聊的,5的概念車也是有相同的設計,賓士也有許多雷同他車的地方。
Accord 8車側身也很像前代BMW 5。CR-V現行款車身像前代BMW X-5。這是連賓尼設計師們都在討論
的,往往大家在討論議題是相同的設計線條,組裝起來變成某車,又有不一樣的感受。

而我更在意成品能否讓團隊成功,讓辛苦的工程師們能獲得應有的報酬。
也很感謝您還肯張開金口,浪費時間在我身上。這是要跟你致謝的!!



阿福的網宅 wrote:
那是廢棄的鴨尾!!...(恕刪)


我認為台灣需要像你這樣的人才創辦一家改裝公司(像NISMO這樣子的改裝廠)

做為LUXGEN的改裝部門才對.趁韓國現代還沒改裝部門前先搶先一部(誤)

我並不是讀物理的天才,我建議尾翼試試像EVO那樣的尾翼會比較吸引人.
雖然還看不到圖
但能想像有越來越多用心的人
讓台灣發光發熱~
個人網站 http://www.starry-night.tw

整天沒在做事的屁孩 wrote:
我認為台灣需要像你這...(恕刪)



感謝!!會努力參考這台車看看!!

我們也正在努力朝產品面走。如果產品對了!是大家要的。自然該成為這樣的專業開發者,
就會被市場需要而是。

現在我們還很小。

切入汽車產業後,我才知到汽車產業效率這麼差。
跑工程和模具廠、加工廠等等,都夠牛。
逼急了還會潛水。

十分沒有產品專案控管的觀念。

所以我連想把模具設計成模組化。
模具廠專搞模具的資深工程師說我的理念沒問題,但最大的問題是師傅都很牛逼。
A+B B+D啥的...就算我編好了編號,歸好檔,也是沒用的,還是很容易出錯!!


還有很多需要克服的。
現在第一要務,還是怎麼讓專案能順利產出產品。


Vincent文生 wrote:
雖然還看不到圖但能想...(恕刪)


耶!在海外嗎?
圖面應該會顯示!!@@"
阿福, 你還真用心耶!

我花了點時間看你這篇文章.

而你卻花了更多時間在設計這些套件.

~有天你會成功的~
aronleelee wrote:
阿福, 你還真用心耶...(恕刪)


感謝大大支持。

我和工程團隊會繼續努力做出好產品的。

阿福的網宅 wrote:
Neora的概念車設...(恕刪)

樓主的文章都很有深度,原來真的是相關產業的
終於知道福大的功力了!

很感謝國人一直有在做!

雖然總是在台後付出,

但是今日終於可以深刻瞭解創作的歷程與辛苦!

加油,總有一天,台灣設計一定可以走入世界!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