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Luxgen想要存活下去, 甚至是擠身國際品牌...

我不覺得裕隆有這條錢可以用@@
況且, 還沒賺錢就要先花錢, 股民哪肯阿,
這不是要拿人家手上的錢去燒掉...0.0
政府出資, 民眾又不願意, 拿我辛苦賺的錢養車廠, 蛙哩問候你媽媽...
這不行, 那不行, 怎麼辦?
說台灣市場支撐不起一個車輛品牌,
看了別人的數據,又好像可以。

以下節錄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2543878&last=33296907
2011年1-12月日本乘用車銷量排行榜
1.豐田:1,032,245輛
2.日產:392,326 輛
3.本田:378,211 輛
4.馬自達:130,419 輛
5.鈴木:76,765 輛
6.斯巴魯:73,806 輛
7.三菱:52,597 輛
8.雷克薩斯:42,365 輛

台灣 2011年 累計銷售量排行 (國產+進口)
名次 品牌 銷售量
1 和泰豐田 Toyota、Lexus 119,425
2 中華三菱 Mitsubishi 54,891
3 裕隆日產 Nissan、Infiniti 44,282
4 福特六和 Ford 22,135
5 台灣本田 Honda 19,497
6 台灣馬自達 Mazda 16,187
總市場 378,291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說台灣市場支撐不起一...(恕刪)


這樣比不太夠說

光是日系原廠大多有海外授權生產跟外銷跟海外在地生產就足以把開發費用打平稀釋到相當薄的程度

如果只靠台灣市場想自己開發的話要打平開支難度不低,L廠也是本來就有大陸設廠的打算(可以稀釋開發費)
才敢放膽一輛又一輛燒下去

不然比較初淺的算法,以L廠第一輛燒得錢最兇(先期相關佈置加車型開發共300億)來說,就算販售壽命週期(約7~10年)內能賣20萬輛,每台也會負擔約15萬得開發費用,當然後續由於資源的累積新車型開發會越來越便宜,但還是不能跟授權生產車型比

通常代理原廠授權生產的車型專案大約只要10億左右,就算只給3年攤抵期加上每年只賣出5千輛,每輛的分擔開發費用也只不過6萬6多,再來賣得就是純賺的

這樣就看得出要踏出第一步的資金門檻有多高了
首先..裕隆應該是..最有心發展 自有品牌的車廠...直得稱讚

但是..台灣保護汽車業還不夠嗎...保護幾十年..還是阿斗..

今年看到國瑞的..賺錢程度..無奈..12萬輛可以賺一個資本額以上..

而且..還不包括..給賣車的利潤...

也許有人問...為何toyota不能賺這麼多...台灣第一品牌 市占1/3

因為在國外..一個車廠年產量..沒超過20萬輛..理論上..都應該賠錢

可見台灣車利潤多高...不要說國瑞...

中華/裕隆.福特.馬自達. 哪一家虧錢...

車廠每一年都說..零組件漲價..真的嗎...

本人也再汽車零組件廠工作...零組件..只有跌價..有漲過嗎

因為汽車零件...現在都是國際標..跟國際上競爭..

而台灣的汽車..只跟自己競爭..每年都說..逼不得已漲價..

然後賺的越來越多

漲價的理由...五花八門..

國內的汽車廠...賺的已經夠多了...還要納稅人..再補貼...合理嗎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說台灣市場支撐不起一...(恕刪)


台灣絕對可以養一家車廠沒有問題!!

韓國車廠 也是先靠自己的市場撐起來(約60W~80w輛)
才重北美 歐洲陸陸續續傳出佳績!

有機會到歐洲看看吧!
當你發現現代/KIA市佔率 竟然超過絕大多數的日本車 甚至是toyota的時候
真的會讓人覺得非常難過!

當我們有飛玲的時候 那時候韓國車在哪??那叫車嗎??奇怪的外觀設計 跟 很怪的內裝搭配...

20年過去了 我們 根本不是人家對手!

加油吧!Luxgen 期待有一天也能夠看到在歐洲的陸上奔馳!
henrylai21 wrote:
閣下的用詞可能比我還委婉一些, 還是我比較喜歡直接了當地說話...?

如果減稅措施是: 在顧及節能減碳以及提昇國內就業率的目標下:
1. 採用hybrid動力的國產房車, 給予減免部分課稅
2. 採用hybrid動力的計程車, 給予購車優惠補助與超低利貸款補助

而"恰好"又只有Luxgen一家而已, 是否能夠閃過圖利的帽子? 當然這時候如果豐田要來台灣設廠生產Prius, 也就歡迎囉! (反正也是提升就業, 雖然還是希望給國產品牌好處就好, 不過台灣市場還不是豐田看得上的, 估計也不會來設廠生產Prius)


我是比較"結果論"的, 最終目的是能夠讓國產品牌順利站起來, 至於手段..., 只要不要太粗造, 大家交代得過去就可以了


不...我相信依照台商扶不起的爛泥性格,真正會搶到補助頭香的還是和泰汽車...

CAMRY hybrid車型快要國產化了...納智傑的電動車現在又在哪裡?
你覺得司機阿伯會比較喜歡高科技的那智傑還是省油口碑又好的toyota?



你說電動車法令不全,為什麼不積極爭取? 政府不是很禮遇大財團嗎?遠東台塑喊水會結凍,沒道理裕隆就不行吧

你說電動車充電站普及率不高,那你可以自己搞阿...看看人家NISSAN推廣的多勤?(國外的)

電動車接受度不高? 老兄,市場是要靠你自己去創造,而不是等著讓消費者來接受你的產品


所以說嘛...檯面上幾個知名台灣企業...有哪幾家不是爛泥?
這套民粹的理論

在掛Yue Loong品牌時

不是已經玩過一次了嗎?
台灣人就是這樣犯賤
外國的月亮都比較圓 = =
本世紀最好笑的笑話,1/5 個世紀前,年輕時跟你一樣想法,結果呢?
你一定不夠老,所以才會想再笨一次!


henrylai21 wrote:
老實說台灣汽車產業折騰半個多世紀, 能夠擠出一個Luxgen, 也算值得了

Luxgen要活下去, 甚至是壯大, 一方面靠實力, 一方面也要靠一點支持(政府與民間)...(恕刪)
regalvios wrote:
台灣絕對可以養一家車...(恕刪)


台灣跟韓國的人口數量........

結算2011年全年度汽車銷售量規模為378,291輛,相較於2010年的327,615輛掛牌數,總市場達到15.5%的成長,數字具體傳達出臺灣汽車市場,在2008年觸底後,已穩健繳出連續3年的翻揚多頭行情。

前幾天的新聞而已

台灣一年全部品牌的汽車加起來也才賣32萬7千多輛

跟你說的量還差了一倍左右

更別說還要受到各大品牌的瓜分

一家車廠只靠台灣市場乾脆叫公司收一收繼續做代工吧.......

附帶一提中國大陸今年的汽車銷售量是1587萬輛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