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m1030 wrote:
說真的Luxgen的...(恕刪)
這問題討論到爛了怎還有人無限迴圈?
真的要獨厚某企業不會有T跟F牌的龍頭年代,國產車自製比例條款跟關稅保護都是針對全體汽車業的策略
另外機會是要靠自己紮根實力的,不是你說拿錢來燒就一定可以有成果,不然台朔汽車也不會倒了
要是日產想它也可以抽掉台灣的代理權跟大陸股份與經營參與,OEM.ODM廠轉型最危險的抽底對於汽車業來說風險更高,台灣政府也從沒出手救過還是資助哪家代理商過,沒有真到非得置死地重生的地步是沒有多少OEM廠商敢自立招牌的
eclair_lave wrote:
這問題討論到爛了怎還有人無限迴圈?
真的要獨厚某企業不會有T跟F牌的龍頭年代,國產車自製比例條款跟關稅保護都是針對全體汽車業的策略
都討論到爛了怎還有人要刻意錯誤解讀歷史?
參考一下這篇MIT的碩士論文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AIWAN'S AUTOMOBILE INDUSTRY
從第23頁 2.3.2 節開始看
到第27頁第14行尾巴開始,稍微簡單中文說明一下這一句
"經濟部在強大的壓力及持續的公眾批評下,才開放設立新車廠的禁令,後來才有六和跟豐田、三富跟富士重工、三陽跟本田這些合作車廠(1967年核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