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pmbi wrote:
不知道落後10年是怎麼算出來?
應該列一下歐洲車每個車型,各出幾個引擎型號?
拿幾個引擎來比,會比較公道些。要不就只是打打鍵盤,沒有幫助大家增長知識。
隨便說個例子好了,15年前VAG AUDI的A4車系的 B5 1.8T引擎,就是配備150PS. 5AT的變速箱,這個規格跟LUXGEN的SEDAN車型所配的引擎出力及變速箱類似。本來嘛! 國產車L牌引擎及變速箱都不是自己研發的,當然沒法用到最新科技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Audi_A4
隨便辜狗大神一抓就有,難道您連打打鍵盤搜尋一下都不會?
tpmbi wrote:
是不是我也可以說VW/Audi引擎吃機油,特定玻璃變速箱現象,也是落後luxgen 10年?
有引擎是設計來吃機油?那就裝二行程的引擎就好了。
如果luxgen的引擎吃機油,原廠說是正常,你看會有多少人同意?
進口車就可以吃機油?國產車可以嗎?
會吃機油的TURBO引擎,不只VAG車系,連雙B的都不少見。基本上我也不同意會吃機油的就正常,應該是看每千公里吃多少而定。就算NA的車系,也多多少少會消耗一些機油。
至於DSG,你不能否認,『雙離合器自動手排這是最新的科技,也是世界的趨勢』,傳輸效率絕對比所謂的四塊雞排,五塊雞排來的好,也比較省油,加速也比較快。
新科技剛問世時,本來就會有良率的問題。你不喜歡DSG或POWERSHIFT,大可避過這些車系選你愛的4塊或5塊雞排變速箱。但同樣的引擎,配備『雙離合器自動手排』的車就是比一般的車會跑且省油。
你順便去查查10月號的雜誌,人家做1.4~1.5的車子加速測試,車重達1110KG且馬力最差的POLO 1.4只有85PS,配備了DSG,0~100KM加速僅僅稍稍輸給FIT 1.5PS 120PS的引擎,其他如,馬二103PS,SWIFT 95PS,FIESTA 96PS的4塊雞排加速都輸給了僅有85PS的POLO,變速箱傳輸效率的好壞影響加速的程度就此可知,4AT/5AT已經落伍了。
tpmbi wrote:
說實在的強調馬力沒什麼太大意義
150匹的跑不贏180匹嗎?
真的不要用鍵盤開車了。
馬力比不過人就說 "強調馬力沒意義?"
國產L牌的買來的引擎得過什麽獎? 能不能舉個例給人家看看?
VW TSI引擎獲獎記錄:
TSI引擎得獎記錄
我覺得,您才不要只會用鍵盤開車了,
既然懂得上網,麻煩多去翻閱些資料。
拜託拜託…..
flyone__150 wrote:
隨便說個例子好了,1...(恕刪)
你所舉的例子,所查的有哪幾個是你親身經歷所謂"好"“新”的經驗?
另外你知道為何會有網路所稱鍵盤開車?
同年代的A4有幾種引擎?有幾種變速箱?為何不全部都用同一種最高階?妳覺得15年前的五速變速箱跟現在的五速變速箱一樣?或應該說polo那棵86匹馬力引擎為何還在?
另外你都舉出了86匹馬跑贏更多馬力的車,結果還要證明什麼呢?比數字有用嗎?邏輯是什麼?跑贏就好嗎?還是要跑的順?目的?
每個變速箱對應引擎輸出所設計的齒比都不相同,同樣四速、五速變速箱,用在不同車子上齒比是會改變的。這中間的差異談下去又太多了。
小弟不才,就麻煩你再分析解說一下?幫小弟解惑一下,感謝哩。
tpmbi wrote:
你所舉的例子,所查的有哪幾個是你親身經歷所謂"好"“新”的經驗?
另外你知道為何會有網路所稱鍵盤開車?
小弟開的車沒多少啦,在加拿大工作,每個月租車都常常換車開,
VOLVO S40 T5 2.5turbo,
FORD 野馬Mustang 4.6V8 coupe,
FORD Focus 2.0 頂級汽油版Powershift 6速自手排
(160PS版本,非台灣只有148PS的老款引擎),
Chevrolet Impala 3.5 V6 6AT手自排, Malibu 2.4 6AT手自排,
CAMRY 2.4 5AT,COLLORA 1.8 4AT,
MAZDA 3 2.0 5AT…..就記得這些而已…
曾經在台灣開過的車就不說了。
開過4AT, 5AT, 6AT之後,就可感覺到,6AT就是比5, 4AT來的好開,尤其是換檔的震動輕微更深得我心。至於說鍵盤開車,我想你是不是需要我把開過的車子照片給你瞧瞧? 我還真的有留做紀念咧..呵呵。
tpmbi wrote:
同年代的A4有幾種引擎?有幾種變速箱?為何不全部都用同一種最高階?妳覺得15年前的五速變速箱跟現在的五速變速箱一樣?或應該說polo那棵86匹馬力引擎為何還在?另外你都舉出了86匹馬跑贏更多馬力的車,結果還要證明什麼呢?比數字有用嗎?邏輯是什麼?跑贏就好嗎?還是要跑的順?目的?每個變速箱對應引擎輸出所設計的齒比都不相同,同樣四速、五速變速箱,用在不同車子上齒比是會改變的。這中間的差異談下去又太多了。
您這不是廢話嗎? 難道ACCORD,CIVIC,FIT的5AT會是同一套變速箱嗎?
這種基礎的東西就不必拿出來講了。
就拿POLO那顆的引擎來說,很久以前POLO是4AT,然後改成TIPTRONIC 6速手自排,現在改成DSG7速自手排,0~100加速成績一代比一代快,這證明了啥?
引擎世代不新還可以救,但是配個老款的4AT或5AT的就是已經落後別的競爭廠商了,試想連HYUNDAI的ix35與Santa Fe都配備6AT了,結果國產L廠卻弄個5AT ?
人家國外十幾年前就用過的東西,這不是落後人家一個世代以上嗎?
我要證明什麽?這種國產L牌的SEDAN新款車 1.8L 掛了TURBO只有150PS就算了,竟然還配一個老款5AT變速箱? 這會有什麽看頭? 運用了哪種新科技?
我猜大概是因為COST DOWN才會想出來的黑白配。
況且,賣變速箱給LUXGEN的AISIN又不是沒有生產6AT的變速箱?
至於解惑,你要付我薪水嗎? 要不你問我就必須回? 先把禮數做到再談吧!
寫那麼多,真感謝啦。也真是失敬啊。
還開過OHV引擎的車,不知對它的評價是新款引擎還是落後的引擎設計?喜歡美國肌肉車的大扭力嗎?
文中有提到對一些車的描述:換檔輕微, cost down (成本考量),基本款等等。這不是車廠出品前就已經考量的市場區隔?賣車不就是想賺錢,那86匹polo還存在的角色不就是那樣。
luxgen產品線就那幾台,產品線少,市場小,成本高, 真的下重金全都上缸內直噴、DSG之類的變速箱,一下就被市場打敗了吧?更別說DSG在台的維修了。
flyone大開過那麼多車,想必經驗很豐富,對機械瞭解與汽車設計的均衡性應該有更多的經驗可以分享,平心而論數字真的重要嗎?還是看駕駛開車的感覺?
如果比有沒有缸內直噴,說落後10年那真的沒話說。(不過缸內直噴的成本,要省多少油才能省回來?)
如果比DSG之類的變速箱妥善率,那說落後10年也真的沒話說。(新車廠實在也不需要拿這個妥善率來砸腳)
如果比有沒有吃機油,說落後10年,那還是寧願落後10年。
如果只是看馬力數字就說落後10年,那真的要看看心態了。
10年的差距,到底應該反映在哪方面才客觀,省油?低汙染?馬力大?扭力曲線?新技術?還是引擎耐用度?還是僅僅只要數據就可以?
題外話,看到flyone 150大的頭貼。想當初flyone 150在台灣一推出就買了一臺,騎不到半年就被引擎吃機油給打敗了,屢修不好,只好轉售,繼續騎RZR。那時的網路還沒像現在這樣發達。要不可能可以多些維修訊息。
小弟文筆不好,若有得罪flyone大就請見諒。小弟現在也在米國工作,日常座駕就SAAB 9-3 V6 2.8 turbo Aero跟一臺17年老雅哥輪流開,在台灣的車,先前是一臺玩了16年的改裝手排霹靂馬,後來換luxgen mpv。luxgen的車子有機會開看看,其實調教還沒那麼不堪。
flyone__150 wrote:
小弟開的車沒多少啦,...(恕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