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alatse wrote:
其實台灣20年前就開始了 別忘了飛羚101,只是20年後同一家公司還是一樣"窘境"....這才是我們該好好思考的, 為什麼韓國能我們不能
其實韓國也很爛
我的前一部車對韓國而言是相當頂級的昇陽(韓國賓士)
開沒多久
說實在的
除了賓士280引擎之外
其他配件一樣換過一樣
連後視鏡也不到2年就一大塊變黑氧化
台灣也很慘
很多零組件幾乎是同一個工廠生產
例如鈑金廠在高雄的民族路
這家工廠生產全台灣各種不同廠牌的汽車鈑金
從這一點來講
台灣的汽車公司有甚麼成長空間?
光板金就沒有進步空間
其他零組件還是一樣的爛
委託生產............
汽車公司只是一個將各種零件組合的工廠
所以台灣的汽車工業要如何進步?
但可以點出來的一個地方是,裕隆開發的能力還是有待加強,代工生產日系車其實能學到的不多...
Kevin4931 wrote:
台灣的汽車產業就看這...(恕刪)
台灣的汽車產業就看這一家?
沒這麼嚴重吧?
台塑以前也賣過汽車啊
只是廣告打得不夠大
沒有說是台灣自主汽車品牌 台灣自主研發 請大家支持MIT
所以倒了
話說回來
Luxgen 也不是自主研發啊
底盤是雷諾的 變速箱是愛信的 引擎也是撿雷諾不要的
東拼西湊的拼裝車
Luxgen 連一半都沒做 就直接撿現成 外購半成品來拼裝
這樣也敢說自己是自主研發 要大家支持?
最好笑的就是在台灣
就吹牛B說是台灣自主品牌 台灣自主研發 要大家支持MIT
在中國
就吹牛B說整車設計連引擎開發 都是兩岸"華"人的智慧結晶 要打造"華"系車品牌
要是車子真的好
何必要靠民族意識來賣車?
轉貼...
***********
1981年,裕隆決心擺脫國際母廠的技術牽制,投入近20億元與中央大學工學院合作,成立汽車工程中心,籌備自行開發新車型。工程中心成立後次年1982年,在朱信、張哲偉與林石甫三位博士的領導下,裕隆展開X-101的新車開發計畫。終於在1986年10月,第一輛國人自行設計開發的車款上線生產。當時曾經公開徵求命名,最後命名為「飛羚101」,受到支持民族車的熱情鼓舞,飛羚101甚至一度造成供不應求的情況。並參加了1987年東京國際汽車大展,台灣成為亞洲除日本外第一個擁有自己車種參展的國家
然而上市不久馬上就面臨到品質不穩定、消費者埋怨的情況 !
飛羚車款在問世三年內經過了兩次密集改型與引擎調換,剛推出時飛羚101提供1.6和1.8公升兩種引擎,第一次進行局部改款是修改車頭與尾燈造型,並且全面加裝四輪碟煞系統,車名也改為飛羚102。飛羚102車系並外銷國際市場!
1990年裕隆與英國魯卡士(Lucos)公司合作開發電腦噴射供油系統,將飛羚車系引擎從化油器更換為電腦噴射系統,並修改全車造型,車名為精兵(Arex).....
**********
是不是好車,我想時間會證明一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