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Luxgen 7 SUV的優缺點?

先對自己講我需要的是甚麼

再去看待這台車

就算氣球再多,安全帶不繫一樣沒用

我也有去看過這台,只差沒試駕

空間....第三排裝飾高於實用

電子配備說真的有些對我有用,用不到也沒辦法拆

外型的確一直很吸引我

油耗只能說是這台的致命點

我試坐後,空間很讚
油耗不計較的話...
優點:

該有的都有了,不太需要有的,也大都有了

缺點:

1.上車幾乎都會撞到A柱
2.音響跟導航偶而會當機
3.SUV腿部支撐實在很不舒服,M7反而不會(家中6個人試乘,當中有5個人覺得不舒服)
4.高速風切聲....
各位帥哥美女..
借我問一下...
Luxgen 7 SUV的隔音問題...
既然原廠做不好.那..我們就自己做吧?
市面上有賣隔音棉之類的隔音材嗎?...
...
我家的土匪婆子在這看到2篇文.其中一篇是被一部拖拉庫撞到田裡..
直呼..."決定了.!下次換車就換這一部"........
我開過親戚的 Luxgen SUV, 速度開到 80 kmh, 感覺還好,看有人說高速輪胎噪音,那就要考慮一下了,我很怕吵。目前的 X-TRAIL 就蠻吵的,有時很受不了。

還是, SUV 都是這麼吵? 開慣 SUV 不想再回去開轎車,不過我可能會考慮 Camry 油電車,因為我預設我的下一部車必須是 Hybrid, 而且要安靜。
jameslanx wrote:
我開過親戚的 Lux...(恕刪)


因為離地高度較多,
使得行路時從路面反射的底盤聲音減少了 如輪胎噪音 氣流聲等等 所以一般來說 SUV會是比較安靜的。
至於輪胎噪音問題 通常是輪胎問題 不然就是底盤隔音不良 但問題前者所占比例較大。
納智捷的SUV隔音還算不錯 以原廠配置來說聲音是有 不過我不認為那是會讓人覺得吵的程度。
至於SUV是否比Xtrail好我不清楚 但是如果要再安靜一點 換輪胎效果蠻大。

納智捷SUV我覺得優點是在於其基礎設計 配備 結構安全性都是國產車的一時之選。
雖然品質還有進步空間 車重也使它的油耗表現不是很好也是沒錯。
不過這車還是瑕不掩瑜 國產車中幾乎無人能敵的整體安全性我覺得最為突出 兩噸的重量也是因此而來。
油電車? 怎麼這麼多人想要油電車 莫非是不用吃油?

EZZK wrote:
因為離地高度較多,使...(恕刪)


下午在路邊暫停的時候,看到對面等紅燈的車輛中,有一輛很漂亮的休旅車,金紅色的,我還以為是 Infinity, 定睛一看,原來是 Luxgen, 還是忍不住盯著它多看了一會兒,造型我是認為蠻不錯的。

其實裕隆造車技術幾年來進步很大,光以塗裝來說,我的前一部車是 Lancer, 有一次被鳥屎命中,我過了三天才去洗,結果漆已經起泡了。反觀X-Trail, 過幾天處理都沒關係。

油電車的話,油耗如果市區能到20多公里 / 公升,我認為很划算,即是幾年下來省的油錢跟多付的車價差不多,至少很環保,對地球比較友善,在地下停車場也可以減少空氣汙染。

嚴董怎麼跳過油電車直上電動車,我搞不懂,很多人家裡沒有別墅或透天呀。
jameslanx wrote:
下午在路邊暫停的時候...(恕刪)


油電真正的優勢 必須要在相當壅塞的路況方能感受到明顯差別 路況越差 平均行路速度越慢 差異就越明顯。
除非開油電車不在乎其他用路人感受,
就算路況不差一樣堅持緩慢加速 滑行 不斷切換動力來源 這樣的話每公升20幾公里就有可能。
前天晚上坐了台灣大Camry Hybrid的計程車 問了運將許多問題 對這車理解算是又多了一些。
台灣豐田有跟幾個計程車隊推廣 但是目前計程車幾乎都還是持觀望態度 因為在商言商 價差還是大。
我坐那台的運將他認為,
大多數人都還無法感覺油電真正的經濟性 以他的駕駛狀況來說 油耗負擔比起1.8的舊款只減少30%左右 與預期的落差有點大。
他也提到跟我一樣的觀點,
就是油電或許比較極端的開車方式可以很省 但是載客並不適合太極端的駕駛方式 因為有觀感問題。
不管哪種車 設計都應該要盡量貼近實際需要 如果必須要更改原本多數人習慣的駕駛方式 那普及性就不會好了。
不少計程車也試過 如果中小排氣量車一樣像油電車緩慢加速 滑行的話 彼此油耗差異會更少 可能只略多於20%。
電動車的真正問題 其實並不在電池的技術 而是沒有配套。
不妨仔細看看納智捷在國內有多少敵人,
以這狀況再想看看要推動電池的單一規格模組化 並由目前電動車開發程度最多的納智捷來主持配套開發 會有可能嘛?
講難聽點 電動車產業整合根本是一盤散沙 其他國產車品牌 尤其是豐田就第一個不會同意了。
話說回來 國內的國產車品牌比較有高功率電池背景的也就只有納智捷與豐田而已。
其他廠要不是還碰不到這塊 不然就是還在起步而已。
但是電動車要整合的話 電池規格要先統一 再來是電池配給制度要落實 最後就是如何算錢的問題。
電動車電池容量大 短期內不可能用充的符合實際需要 一定是要充好再用。
主導者統一規格到配給站用換的 新車購買時把電池當消耗性配備選用 登記的選購數目用完再自行購買就好。
這樣才能靠產量拉下整個製造成本與售價 也才是電動車最快最有用的解決之道。
suv(單廂車體)噪音一大部分是來自於後輪拱的噪音後在車室內迴盪放大,這個大部分的suv都沒能倖免

基本上單廂車體要作到稱得上肅靜難度比4門房車高不少,死就是死在沒有閉密式後車箱檔噪音,而且原廠隔音工程跟自己diy最大的差別就是你會有作不到的位置(除非你把蒙皮全拆了.引擎給吊了),通常原廠沒作好隔音的話至少得花個萬把來塊去處理(要到有作防火牆隔音等級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