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一個由香草冰淇淋引發的汽車問題


arcticfox.zhai wrote:
中肯有時候我會覺得這...(恕刪)


阿本:問題-> 數據-> 分析-> 答案
台灣:問題-> 答案-> 數據-> 分析

工程師經常掛再嘴邊的是:我想 可能 大概 或許是這個問題

還沒收集數據 就已經設定答案 然後找一些合理的數據去佐證遇設的答案 分析還沒做啦


台灣教育 有很大的問題 都是去找答案 而不是去想方法

就像小林村土石流發生的原因 都是阿本幫我們找出問題之所再


所謂的品質保証 不是只有後工程的QC 或者 系統的QA 就可以完全保証的!

一件產品的品質,重點一定在設計,尤其是汽車這種產品…

說句白話點,不同等級的車種,在設計階段就有不同的品質及性能目標!

後工程的人只是儘力去依照設計的規格去作把關而以…;往往一些機能上的

市場抱怨問題,在開發階段時就差不多可以發現或者檢証出來了…。

只是設計者或者高階主管願不願意作改善或變更罷了!
(當中,是有很多考量的,但大體上不出車種等級(成本) 及
開發的進度時程等)

除非像納智捷這種 半生不熟的 車廠…很多設計的經驗都還不夠,

一些性能及耐久規範的know-how 和其它車廠比較起來還稍微不足…。

重點還是,設計(車輛、零件設計 及 生產技術的設計) 的能力及考量!


自己是做電子業RD的這一串看下來有點感想.

沒有任何一個產品是沒有問題的,實驗室中的測試是不夠完全的.
很多產品的問題是賣出去才會被發現的.

因為我們在實驗室所設計測試的每一項實驗都是有針對性的,
例如我們想知道溫度對產品的影響,我們會把產品丟到高低溫櫃,
測試不同溫度產品的變化,所有觀察重點都在溫度的影響.
下一個測試可能是振動,同樣的觀察重點都在震動下的影響.
下一個測試可能是XX,同樣的觀察重點都在XX下的影響.

但是在真正的環境中,變數非常多,而且是交互影響.
特別是交互影響的東西實驗上很難做的完.因為時間金錢都不夠.
例如我們假設有5個環境變數,一次測一個只要5個實驗.
如果一次測2的變數搭配,要測10次實驗.
如果一次測3的變數搭配,也要測10次實驗.
..........
這樣測下去客人都跑光了,公司也倒了.

我們也常常跟QA吵架.
通常是我們跟SALES這邊贏,
因為如果一件產品客人接受1啪的不良,
我成本USD10,壞的產品我一比一換貨給他,
如果要壓到0.5啪的不良,
成本USD11,壞的產品我一樣一比一換貨給他,

百分之百的客人都選一趴不良.

其實我們RD都是很尊重QA的意見,
在可能的範圍內我們都會去做,
但是我們更尊重客戶對COST的堅持.....
這一篇納智捷要看,而且要仔細的看。

每一個人的回覆都好精彩。

納智捷的人對於此次熄火事件視為危機,如果處理的好的話,納廠的車子應該不只是轉機,出頭天的日子也快到了。
這篇文真是這陣子以來的清流阿~
收藏收藏~!!
sean-huang wrote:
印象中好像叫做蒸氣閉鎖...(恕刪)


通用汽車 vs 香草冰淇淋

這篇感覺比較貼近事實,其他還有扯到福特的,比較像被改過...
因為通用汽車在台灣根本就沒賣幾台...才較可能貼近原文翻譯。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這篇文 , 真是這陣子以來的清流好文.

hcblin wrote:
這一篇納智捷要看,而...(恕刪)


我認同
這個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大機會
一開始的處理非常明快
是個好的開始
如果後面可以真的找出原因
解決問題
真的是能不能成為國際一流大廠的關鍵
我等著答案!!!
----------BLUE就是我 我就是BLUE----------
這篇文章,10年前的轉載E-mail就看過了。

說真的,從實務上,FAE反應各種光怪陸離的狀況,這類事情對RD而言,只是基本功而已。
實在不用太過神話。

有時候就算知道問題在哪,不代表公司就一定會針對root cause去下solution。
經營考量,有時是大過技術考量。
辛苦的打字,只是為了充實資源回收桶的容量~~

tommy326 wrote:
我覺得大家講的都對只...(恕刪)

這個…大家針對品質的解釋都很有道理,但我這裡個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特殊的情況好了…
像在軟體業,我們交付了一套系統給客戶,他可能會跟我們抱怨:程式有BUG!
然後可能就貼了一個錯誤訊息的畫面給我們看,可是偏偏我們怎麼測都測不出來!?
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客戶清楚的交待,他是怎麼操作的,從第一個步驟到最後一個步驟,
照著做就「一定」能重現錯誤,因此在做「維修」的時候,首先就是要重現錯誤,
在解析完問題之後,需要再驗證錯誤是否還會再發生,當然,你有可能改了這個錯誤,
卻導致另一個錯誤發現,我習慣稱它為「蹺蹺板現象」,當它平衡了之後才算沒問題,
所以必須還要再反覆的做其他原本就正常的功能,是否還是能夠正常使用…
這種情況,與「香草冰淇淋」的案子很類似,就是在某一種特殊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問題,
但以納廠車輛熄火的情況來說,車主很難交待他到底做了什麼才導致它熄火!
熄火一次就夠嚇人了,還要他再測第二次?或者是說,車主是做了一連串很複雜的事情,
但他根本記不得他的每一項操作步驟,問題就是在於這個問題要怎麼「重現」!?
這個已經是維修解析的問題了,與 QC/QA 的關聯較小,當然,若是 QC/QA 人員夠厲害,
也許在出廠前的測試就能夠發現…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