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裕隆LUXGEN會不會變成馬來西亞寶騰第2

d23064453 wrote:
經你這麼一說點了發文...(恕刪)


同意+1
是怪怪的~
呵呵~
不歸路也得停、看、聽 wrote:
Volvo/Saab/Lotus,都是一些沒引擎的公司,怎麼沒人說他們不是自主研發...(恕刪)


其他討論沒什麼好講

但volvo , saab真的沒自有引擎嗎?

您確定?

台北/ Steve Lee
haha717 wrote:
錯!1 受到政府保護...(恕刪)


謠言止於智者
巴西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生產汽車國
看來國際車市競爭越來越厲害
koalatse wrote:
明明就用高關稅保護的...(恕刪)


本來這陣子工作很忙很忙,實在不想再花太多時間在01上
但看到一些沒有根據,甚至相反於事實的話,
還是出來講一講好了

一、先論關稅調整、加入WTO的時間,及其對進口車及國產車銷售佔比的影響:
a-汽車關稅於1984年65%開始調降,並於1991降至30%。
b-台灣加入WTO時間為2002年,距關稅調降至30%已超過10年。
c-高關稅的1985~1991年平均國產車市佔率,約為76%。
d-調降至30%至加入WTO前的1992~2001年,平均國產車市佔率,亦約為76%
e-2002開始最後降至2008年為19.8%,2002~2008年間的平均市佔率約為:85.7%。
結論一:65%->30%,國產車市佔率沒有變化,而進入WTO後,台灣國產車市佔率,大量上昇近10%!!
結論二:關稅已經開放20年了,不要只靠"聽說、覺得、既有印象"說關稅保護怎樣怎樣,關稅保護降低到WTO稅制規定的現在,國產車的市佔率,比高稅率的時代高了快10%!!

二、再論嚴小開是不是狗急跳牆才得做出Luxgen來?
A. 日產加中華,在加入WTO之後,一直都有30幾%的市佔率,雖然是兩牌相加,但裕隆集團在台灣,大部份的年份都是台灣的第一或第二西,其中更不算入裕隆其他上下游等關係企業(例如裕融,我買別牌的車居然是還是被裕隆賺?!當時我嚇一跳)。
B. 裕隆的EPS、ROE表現,在十數年來除了幾次特別的重大事件如SARS、金融風暴之外,都有相當穩定的表現,也就是說,裕隆其實是間賺錢的公司,而且EPS只是比值,以裕隆的資本額而言,裕隆其實是間賺很多錢的公司。
C. 相信很多人做股票都研究很深入,裕隆在許多法人分析師的眼中,不是汽車股,而是資產股,因為他的土地多到一個不行,拿來做建案就會很有很有錢了。
結論:裕隆不做自主品牌,還是有錢得要死。

從以上兩點來說,我完全沒辦法認同任何一點您的說法,我倒覺得,嚴小開現在是在實現一個他老木沒能做到的夢想,其實,這也是我夢想的一部份,我的夢想是,我生活的所有東西,我都能用Made in Taiwan+Taiwanese brand+Designed in Taiwan..



再說您說的家族也有挺嚴小開,那實在很抱歉,我一點都不挺嚴小開,他記者發表會結一個屎面,我就覺得搞什麼西西啊,但對事不對人,我是挺自主品牌,我是挺國家產業,我是挺台灣GDP成長,如果Luxgen膽敢把台灣變成組裝廠,零件都從大陸過來,我就會唾棄Luxgen,再回頭去買其他品牌的車(現在看來Cayanne也可以下手的感覺...)。

您的Sentra陸陸續續換了很多東西?這樣講是您的BMW、M. Benz、Audi都沒有換嗎?
最後再以您的家族舉例為什麼我選擇支持自主品牌好了
就是台灣GDP,及國外GDP的消長
我幫您算算好了
一個國家國民是否富足的指標,大概就是GDP PPP
您家族的車假設全部算新車,全部算持有5年,比較好算:
德國M. Benz+ Bimmer+Audi,車價都算200萬就好,5年下來的保養、稅金及耗材費都算10萬好了(我自已持有過A4,我老爸之前開Bimmer,大概這個數字算很保守了)
全部的東西都粗估原廠6.5/台灣3.5分,就是德國的份=(200x3+10x3x5)x0.65=487.5萬,(200x3+10x3x5)x0.35=台灣的份=262.5萬
把Sentra算一樣的方式,但國產車台灣分比較多,日本賺的=(80+3x5)x0.35=33.25萬,(80+3x5)x0.65=台灣賺的=61.5萬
所算的結果,
您家族幫國外增加的GDP約為550萬,幫台灣增加的約為295萬(還是要謝謝您,有國內消費就會增加GDP)
如果台灣有10萬人是這以樣的比例及方式購車,每年的別國跟台灣GDP的消長,
就是550萬x10萬:295萬x10萬,每年的差距是2550億,
以人口2000萬人來算,每年GDP PPP的差距就會拉開400美元,
如此累積10年,差距就會變為4000美元,這還只是一個產業而已,這還只是代工跟進口的差別而已
如果是自主研發比上進口,我猜這個差距還會再增加2倍以上,
那10年就差8000哦,台灣今年GDP再加上8000大家不會覺得很開心嗎?

P.S. 原諒我一切都算得比較粗淺,畢竟我不是汽車業的,不太確定原廠及經銷vs原廠及代工的收入分配比例,但我相信,這個數字雖然非常不精準,但計算方向及意義是正確的。
而各行各業如果都是這樣,那台灣的GDP PPP,真的才有很厲害的一天


大家都希望台灣好
但只是一昧的把一些國外名牌往身上掛,收入都拿去促進國外GDP,同時台灣的GDP在大家的手中拼命的被往後拋
台灣要如何好起來咧?

另外順便提一個也是對GDP有很大負面影響的台灣人的習慣,
就是在台灣過得很小氣很可年,再存錢到國外旅遊當散財童子
不過這不適合在汽車版發
我也可以了解大部份人不是每年要出國無數次,所以出國的心情會比較High,出手比較大方...
所以不扯了....
stevelee1203 wrote:
其他討論沒什麼好講但...(恕刪)


這邊向Volvo及Saab的支持者致歉,
先說,我要表達的是正面的,而不是負面的
所說的也不清楚,造成大家的誤會,很抱歉!!

但請容我解釋一下我所說的,以Volvo為例,他們已經許久沒有新引擎出來,我沒記錯的話,10年有了吧
目前都是使用Ford的引擎,
但他們把汽車研發方向,轉向設計,我個人覺得非常非常成功
完全跳脫以前鐵箱子的造型
一台台的新車,設計得都令人非常驚豔,不僅保有原來的家族傳統
更依據各車型的定位,設計出恰如其份的搶眼外型,
內裝懸浮式的冷氣、音響面板、導航介面,更是一個搶眼又特別又有辯識度的好設計,
最後在主被動安全上的設計,也開啟了汽車安全的新頁
.....只可惜....被Geely買去了,如果是裕隆買的,我一定馬上幫我老婆換成C30(然後我整天偷開出去,)
這個級距的車,我最愛C30跟Mito,但Mito是手排,我的左腳已經被我的STI搞得太壯了,我猜我再買Mito就要靜脈曲張了,希望可以讓我左腳休息一下
所以第一選擇是C30,
但沒辦法買,原因我上一個回文說過了,GDP的消長....

我對Saab跟Lotus的看法都是像Volvo一樣,只是我沒那麼想買Saab,
Lotus我猜我會喜歡,但就,太不實用了,而且2010年的報價,太貴了.....
老實說Proton的車還算不錯 好歹人家的底盤比一堆國慘車優許多
Luxgen才剛起步 將來能不能起來還是未知
不過好歹嚴董有嘗試創新 總比一輩子幫外國人代工賣車子的好
起步階段大家可以觀望 也可以關心他的發展
不過在做得好的地方 可以多給些鼓勵 做不好的地方 給予意見
不著邊際的批判又有什麼用呢? 搞垮一家有心自主的台灣廠牌
然後繼續支持賣著日本韓國車的台灣車商?
Hyundai也是韓國人熱心支持起來的 他也曾經是爛車的代表
但是韓國人挺自己人 所以歪H爬起來了
台灣人有需要一值打擊自己國家的車嗎? 自己想一想吧
我不買Luxgen也不買Tobe 畢竟我沒辦法把錢用在需要觀察的車上
但若是這兩家廠牌將來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們也有好品質
我也不排除實際行動去支持台灣的車
"相信普騰現財政年將持續蒙虧,下調盈利預測從3604萬淨利至淨虧損876萬7000令吉。
星洲互動‧2009.04.24"

倒是裕日今年應該又會從中國海撈一票吧
不歸路也得停、看、聽 wrote:


本來這陣子工作很...(恕刪)


簡單回應
1. 您說"關稅保護降低到WTO稅制規定的現在,國產車的市佔率,比高稅率的時代高了快10%"
如果是這樣 那應該早就該0關稅了 因為國產車不需要被保護啊....這些成長在沒有這20%保護下還會
有嗎?又大言不慚的說 "以前的稅極高是保護,現在,並沒有!!跟上時代吧!!!" 20%還不夠高喔?
國產車10%成長在我看法絕對無法排除這些關稅保護 當然車廠自身的進步等其他環境因素也都是
原因,講話要憑良心啦!



2.買1A2B是幫國外GDP沒錯 我不需要隨著你阿Q 東西好我就買 NB我就買Acer 因為她夠國際水準
其他如建興的光碟機 HTC等電子產品不勝枚舉 lexugen夠1A2B水準 我就會買了...但請問電子業
受保護哪麼多年已站上國際舞台 國產車多少年了 還在搞什麼? 如果這樣下去不如放棄了 把資源
投到其他潛力產業上去 瑞士沒靠汽車工業還是很賺錢....其他不靠汽車賺錢的國家不勝枚舉....GDP不
是只能靠汽車來賺....GDP可以靠其他東西從老外那邊賺回來...

ps. 你把我家1A2B用200萬算 拜託 先扣20~30% 上繳政府的進口稅....對國家也算是有貢獻了!
謝謝!!
不歸路也得停、看、聽 wrote:
以Volvo為例,他們已經許久沒有新引擎出來,我沒記錯的話,10年有了吧 目前都是使用Ford的引擎...(恕刪)


No No No.....此言差矣

剛好最近有看Volvo車

Volvo有一拖拉庫自己設計或跟人合作開發的引擎啊~~~
從汽油柴油直4直6V8自然進氣Turbo一應俱全 (不過V8好像最近停掉了)
獨門5缸引擎也沒其它人用啊~~~
到2006都有自己設計的新引擎(I6)面世 (Volvo設計, Ford製造, 可能提供給Volvo, 歐福, Jagaur使用)
現在的D5(XC60, XC70, S80)也是2009才出的第三代D5 (第一代2001), 國外有3.0 T6 (I6 turbo)

當然有一部分車款跟福特共用是沒錯........

請看我的連結

List of Volvo engines

Ford/Volvo SI6 engines

引用一段話:
" The recent owner, Ford Motor Company, has allowed Volvo to continue to design their own engines, with a new-generation straight-six engine introduced in 2006. "

"Production of the Volvo SI6 began at Ford's Bridgend Engine plant in Wales in May 2006. It is likely that the engines will be used in European Ford and Jaguar products as well as Volvos"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