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柴油內燃機的希望:痲瘋樹(小油桐)

hcpine76 wrote:
痲瘋樹原生於中美洲,是由葡萄牙探險家在16世紀帶入歐洲。台灣引進時間約在1645年。(恕刪)


這行話寫的好確切喔~可不可以問一下出自哪裡呢?

我看到的原生地是中美洲或南美洲,也是十六及十七世紀隨商船運輸傳播到西非沿岸等地....相較就很模糊

痲瘋樹跟油桐在外型跟果實都差的非常多

我也種了幾株,種子撥開外殼來 覆著白色外皮好像軟掉的杏仁果,有著花生的大小~

而且真的超耐命的 ~有一次隨便把碰斷且枯萎的樹枝插進土裡 也可以成活!

我也比較偏向支持這東西是邊際土地或污染地使用,

但也不置於原本好好的農地,種完痲瘋樹就不能種別的作物,因為它的毒性應該要口服才有用,因為有看過有人寫過可當瀉藥用途,我用手摸或肢體碰觸無論 葉片 花 果實 莖根甚至樹液都完全沒事~只是衣服碰到樹液(就算只是一片葉子折到 也是在那滴樹液....) 產生的污漬真的洗不掉


謝謝alarning君提醒:
痲瘋樹原生於中美洲,是由葡萄牙探險家在16世紀帶入歐洲。台灣引進時間約在" 1645年 "。
這1645年實在太確定,感覺像新聞報導。

事實上,台灣的痲瘋樹是由荷蘭人(1624年佔領台灣)引進。

在引述資料時確實也懷疑過時間太精確了吧!沒有想到那麼多,就直接補上這句話。

我想這句話應該修正為:荷蘭佔領台灣期間引進種植。
alarming wrote:
這行話寫的好確切喔~...

但也不置於原本好好的農地,種完痲瘋樹就不能種別的作物,因為它的毒性應該要口服才有用..(恕刪)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願意種痲瘋樹地區, 經濟狀況不良似乎是共通點.
稍微有點錢的國家沒人願意種痲瘋樹, 澳洲甚至還明文禁止.

大伙為什麼把錢往第三世界推?

去查查看就知道麻瘋樹毒蛋白的毒性不低, 且熱穩定性又太好
萬一殘留在農地裡的麻瘋樹毒蛋白混著糧食作物進到廚房... 單單靠煮沸是沒辦法解毒的.

另外大家有空也可以留意一下痲瘋樹下的植被, 幾乎都是光禿禿的.

為什麼?

只要痲瘋樹果實沒有快點採集, 萬一爛在地上讓毒蛋白進到土壤裡, 將來這塊地要種其他農物種基本上是沒指望的
而大規模種植後萬一沒人收痲瘋樹果實

到時爛在地上的毒蛋白進到地下水........

這才是用油大國從不在自家田裡種痲瘋樹的背後原因.


痲瘋樹可是玩化學戰起家的老油條了.
nanno wrote:
另外大家有空也可以留意一下痲瘋樹下的植被, 幾乎都是光禿禿的....(恕刪)

痲瘋樹可在光禿禿的"旱地"種出來,才不會和糧食/經濟作物搶地盤,
因為原本就種不出其他植物,把地拿來種麻瘋樹才不會有排擠效應。

像美國/巴西主推的是加酒精的生質汽油,
就算某國號稱玉米品種只適合提煉酒精,不適合人吃,不算排擠,
但玉米還是要種在"農地"和用水,大量栽種後同樣會跟其他農作物搶資源。

台灣其實也有蓖麻可提煉柴油,但也必須在較像"農地"才適合大量栽植。
(在河岸、山路邊應該不少人都看過蓖麻這種雜樹)

同樣的,除非台灣能在種不出其他植物的海鹽沙地把痲瘋樹種起來,且適合大量採收,才能發展栽植痲瘋樹.
而山區原本就可生長樹木、竹子..等做為經濟作物,若山區廣植蓖麻或痲瘋樹,同樣有排擠效應。

當給車子吃的"油",比賣木材還難賺時,就不會有人想要種"油"。
像大豆油/沙拉油就是生質柴油,但要賣給人吃,價格才比較高。
其實台灣/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都不適合,大概只有非洲或有沙漠/赤道的國家才能試看看!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