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為什麼比亞迪大膽 裕隆確保守呢

julian2000 wrote:
嚴董到底有多有遠見還...(恕刪)


分析的好!

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

能把產品賣給歐美
才是真正的成功
Boni_Nina wrote:
能把產品賣給歐美
才是真正的成功...(恕刪)

希望裕隆管理層別這麼傻,產品賣掉能賺錢才是成功,誰買都一樣

冰箱賣給非洲人和愛斯基摩人,有差嗎?賺錢就可以
沒有核彈、航母,你是破壞地區平衡的邪惡勢力;有了10個航母群、萬顆核彈,你就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台灣其實很好發展電動車的.地小..最主要還是政府沒有相關配套..充電站.補助
其實我覺得最主要是政府不積極啦
我想這背後有很多問題...利益..
可以要等到汽油用完台灣的政府才會覺醒
經過巴菲特加持
不代表就是成功不敗的
看過前兩期『商業週刊』對比迪亞的報告
覺得比迪亞汽車
有可能是世紀騙局
或者是世紀笑話
Boni_Nina wrote:
能把產品賣給歐美
才是真正的成功


鐵定是個少不更事的小朋友.
企業經營, 只看能不能賺錢而已.
因為賺錢才活得下來, 至於賣給誰, 一點都不重要.
現在第一步, 能活下來就算成功了.
BYD喔~
股價HKD65左右,巴菲特購入背書(HKD$8元買入)
單一車種F3大賣40萬輛(雖然是抄襲的)
中國人口13億
電池本業作後盾

比起來裕隆的本錢較少哩.
aron.yang wrote:
鐵定是個少不更事的小...(恕刪)


如何賣到歐美
獲得認同肯定
這種事小朋友做的到?
還是自己的企業都用小朋友在做事所以認為別人也是?

企業以獲利賺錢為第一要務
這是企業存在的基本
不需加以闡述
只有常常在生存邊緣掙扎的(可能競爭力較差, 品質不好不被認可...)
才會整天想如何生存
一個成熟上軌道的公司
想的是如何更精進
開拓更高階的市場
Jilian2000大大說的是
跳過中國這個山寨充斥的市場
直接挑戰更高等級的市場
並沒有說不要賺錢

還是說
有人一聽到不重視或懶的理中國
就感覺挑到自己的神經
想衝出來咬人?
比亞迪什麼時候 真的 賣出電動車了??
發個新聞稿就當真了??
東方不敗的師父 - 西方失敗 wrote:
希望裕隆管理層別這麼...(恕刪)


那重點也是要賣不賣的掉,

就跟南韓政府非常保護他們自己的汽車產業,

其他品牌要打入南韓市場是非常難,

想賣也賣不好,

yfcho wrote:
比亞迪什麼時候 真的...(恕刪)


人家真的有賣出電動車啦
只是賣不到100輛

2009年9月21日星島日報新聞:

http://ny.stgloballink.com/chinafin/200909/t20090921_1130149.html

比亞迪電動車賣不到100輛

2009-09-21 [ 打印 ] [ 大 中 小 ]
  星島環球網消息:比亞迪在去年12月推出的F3DM電動車,號稱是全球第一款不用依賴專業充電站的電動車。不過根據中國媒體報導,到今年8月底為止,該款電動車的銷售量還不足一百輛,遠低於先前預估的3000~4000輛。
  台灣《工商時報》報道,根據統計資料,去年中國一共售出938萬輛汽車,但其中僅包含1265輛的新能源車。而在美國的汽車市場,技術最成熟的油電混合車豐田Prius 於今年1~7月已經賣出了7.5萬輛。雖然Prius的售價比同等級的汽車高出30%,但仍名列銷售排行榜第10名,而該款汽車去年在中國只銷售不到千輛,顯示出中國市場普遍對相對高價的電動車接受程度不高。

  但另一方面,比亞迪的股價表現卻與電動車銷售剛好相反。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MSCI亞太指數,若以9月15日的收盤價為基準,比亞迪的股價在一年之內成長了約648%,從每股8.90港元漲到66.60港元,是該指數所包含的978檔股票中,股價上升幅度最高的;第二名則是台灣的網絡遊戲商中華網龍,股價成長了563%。

  雖然股價表現驚人,但由於電動車銷量實在不如預期,使得大摩也不得不調降比亞迪的投資評等到“減持”。

  發展電動車或其他的新能源車,已是各國汽車業的必然趨勢,但能成功將電動車商品化的廠商卻屈指可數,比亞迪雖是汽車業中的新手,但在結合汽車與電池科技方面的確有獨到之處,就連股神巴菲特(Warren Beffett)也對比亞迪的電動車事業青睞有加,他旗下的中美能源(MidAmerican Energy)曾在去年9月加碼2.32億美元買進比亞迪股票。

  雖然電動車的短期銷量不佳,但巴菲特主要是看上比亞迪的技術實力與長期發展趨勢,市場上更謠傳巴菲特會在今年繼續買進比亞迪的股票。

  比亞迪推出F3DM電動車時,是以政府與企業為主要的銷售對象,而日前工信部發佈的新能源車推廣政策中,F3DM更是唯一入選的轎車型車輛,顯示在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上,比亞迪的實力已經獲得政府的肯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有利於比亞迪向大眾市場進行推廣。

  但比亞迪所面對的最大問題是中國市場對新能源車的接受程度不高,就算已經獲得政府的背書,也很難在短期內使銷售量獲得大幅成長。

  比亞迪的公關部經理徐安表示,目前已經向政府申請新能源車的補貼方案,並努力縮小和傳統汽車在價格上的差距。他強調,新能源車的時代已經來臨,只是發展還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