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生產的零件都只能供應給車廠組裝用,外面的通路是買不到的.裕隆汽車當然也是我的客戶之一.
首先說明汽車生產最重要評估的項目是:量!量可以從人口,GDP.....等等來分析,有量才足以支撐一個工廠.
其實台灣工業水準不差,但cost主宰一切,通用破產就是最佳證明.
cost與許多方面都有關聯,但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我說的量.
台灣從最輝煌的94年51萬輛之後,就像溜滑梯似的下滑到97年的21萬輛,足足掉了一半的量.
因為沒量,一個零件從設計,開模,試作到量產,所要分攤的cost會太高,cost太高售價就不可能低,售價高市場接受
度就會低,如此惡性循環,台灣被迫與國外大廠合作,長年以來,造就的就是不完整的台灣汽車工業.
再來說裕隆為何要發展Luxgen,理由:
1.企圖擺脫日產的箝制,現在的裕隆不是想生產什麼車都可以隨心所欲,要看日產給不給,舉例已生產多年的
MARCH為例,日本老早就大改款了,為何台灣不跟進呢?眼看TOYOTA與HONDA都有小型車(現在油價高,小車
較好賣),裕隆其實也很急,但無奈日產就是不給,這是裕隆的痛.
2.前面說了, 汽車唯量是問,大陸市場當然是首選(勿牽入政治方面,純粹就經濟,市場來討論),可是裕隆要如何進入
大陸市場呢?不管你如何進入,賺到錢了,辛苦的是台灣人,日本人在後面等著分錢,既然有利可圖,日產又怎會看著
裕隆拿著授權裕隆的車到大陸生產賺錢呢? 所以日產自己到大陸設廠,裕隆一點好處也分不到.
3.中國民族意識抬頭,官方積極方展自有品牌,要生產"屬於中國人的車",裕隆在強敵環伺之下,看到了這個機會.
論資本,生產技術,研發能力,品質管制,成本掌握...裕隆有哪個條件足以讓他與強敵對抗,所以嚴董要緊緊抓住
這個機會一搏,利用多年累積的能量,契合大陸的重點發展項目,一旦打著"中國人自行研發生產的汽車","專為
中國人量身訂做的國產高級車"加上13億人口,若一戰成名,還需要日產嗎?
4.以大陸為生產據點,不論生產哪種車,會走高配備,高品質路線,若能拿下官方用公務車,又將是一大利多.(這種
可能性極高,民族意識和樣板觀念使然)
5.藉由大陸向其他國家外銷,例如東協,中東地區,這是眼光很長遠的經營,生產量將無可限量.
6.最後在台灣可能不再生產汽車,(日產若不再授權)公司全面改組,日資全數撤資,但有中資加上在大陸已站穩腳
步,屆時何懼之有.
以上淺見.
機甲部隊 wrote:
3.中國民族意識抬頭,官方積極方展自有品牌,要生產"屬於中國人的車",裕隆在強敵環伺之下,看到了這個機會.
論資本,生產技術,研發能力,品質管制,成本掌握...裕隆有哪個條件足以讓他與強敵對抗,所以嚴董要緊緊抓住
這個機會一搏,利用多年累積的能量,契合大陸的重點發展項目,一旦打著"中國人自行研發生產的汽車","專為
中國人量身訂做的國產高級車"加上13億人口,若一戰成名,還需要日產嗎?
6.最後在台灣可能不再生產汽車,(日產若不再授權)公司全面改組,日資全數撤資,但有中資加上在大陸已站穩腳
步,屆時何懼之有.
...(恕刪)
在大陸人的眼中嚴董算是台灣人還是大陸人? 中國有那麼多家車廠,比血統純正.嚴董比的過哪一家?
政府用關稅努力的保護下,換來台灣可能不再生產汽車的結果.這真是嚴董獨贏,全民皆輸.
機甲部隊 wrote:
先小小的介紹一下自己,po文會與大家有點不同.我上班的公司專做汽車零件,國內的車廠都是我公司的客戶,
所生產的零件都只能供應給車廠組裝用,外面的通路是買不到的.裕隆汽車當然也是我的客戶之一...(恕刪)
終於有專業一點的人說些話了~感恩~
中國市場大家都在搶~就我們台灣自己在綁手綁腳~(經濟議題泛政治化~)
殊不知~市場的勝負就在機會的掌握~
只要能搶下市場~有了資金就可以再投資研發~
這個循環~就是日本、歐美大企業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一旦先被日本吃下市場~源源不絕的資金和人才進入日本產業~就會形成障壁~
未來的競爭者要進入市場就很難了~
這個循環我們也可以建立起來~在中國市場~我們比其它國家都更有本錢~為何要放棄?
希望LUXGEN可以成功~滿街日系車跑的時代~早一點結束吧~因為日本人實在太傲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