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的發白 wrote:謝謝,端午節快樂!
根本納智捷大師
YAWPYNG wrote:因為好多回文要回,條列式說明。
好奇你七台車怎麼換的...
一台車開1-2年就換掉嗎?
1.2010年,SUV純粹是想衝第一個寫開箱文。
2.2012年,但SUV僅5人座,所以換了7人座的MPV。
3.2012年,因需要代步車,MPV不適合每天高屏兩地往返90公里的通勤,所以購入S5。
4.2016年,忍耐不喜歡的S5多年後,終於等到經濟實惠,相較省油多的S3,把S5換掉。
5.2019年,懷念我媽媽,選擇她曾搭過同顏色藍色的U5。
6.2020年,女王迷上騎腳踏車,把MPV換成七人座樂活版URX。
7.2023年,七人座樂活版URX少開,換成U6 NEO。
也就是說購入U6 NEO後,S3和U5仍保留,可了解我多喜歡納智捷這兩款車。
事實上,在2014年我曾考慮過把S5換成U6,無奈那時新搬家未久的房子,其地下室立體停車位是設計給房車,無法停下U6等休旅車。
也就是說,我原本非常有可能在2020年就有機會購齊納智捷全部7個車型的車子。
端午節快樂!
JOE wrote:喜歡納智捷在我個人認為是覺得納智捷俗又大碗。
我不知道為甚麼 一家只是做不出好產品的公司
在網路上被大家口誅筆伐成 萬惡不赦 倒100遍也不足為過的公司
主要原因可能也是被政府誤導
"進口車收取高額關稅是為了保護國產車"
這各真的是莫名其妙
許多國內沒有生產的產品 也被政府收取了高額關稅
如果裕隆 或是 納智捷倒閉了
台灣政府就 不會 對 進口車 收取高額關稅了嗎
然後大家(包含酸民) 就可以人人都用便宜的價格買到進口車了嗎
即便這個夢想成真
台灣可以像美國德國買到百萬內的入門款雙B
這樣車主心裡有比較爽嗎 會有買到進口車的虛榮感嗎
(到時滿街都是)
另外 有政府保護跟支持 就能做出好車嗎
做不出來就要怪廠商無能嗎
看看大陸的晶片工廠
支持補助這麼多 做不出來就是做不出來
台灣車廠感覺也是一樣狀況
台灣廠商要想造出一台 酸民口中的 "好車"
要韓系的便宜 日系的耐用可靠 歐系的外觀 美系的大馬力
我想跟數學一樣 不會就是不會 做不出來就是做不出來
這點應該也是老闆花了幾千億之後 不知道有沒有學到的教訓
你也可以舉例看看有沒有哪個台灣品牌台灣廠商台灣產品
是因為台灣政府保護+國民支持
然後品牌產品發揚光大
之後造福國人回饋社會的?
裕隆/納智捷作為國內廠商
你可以說他無能 但是不要說他無良 黑心
國內廠商 黑心無良的多著去了
每天吃的喝的 黑心食品
也不見得這麼多人去酸
黑心政客錢進自己口袋的
還是很多擁護者
郭董說的 你沒買它的產品 沒買它的股票
就少說幾句
他做得好 自然產品賣得好 公司賺錢 股東賺錢
做得不好 賣的差 自己破產倒閉收廠
自有股東會負責
大家有空多去監督那些拿了政府又不做事的 人跟公司吧
小英說的一句話很有道理 大家要自立自強~
不然裕隆倒了 還是買不到便宜的進口車
建商倒了 還是買不起房
(我說我自己)
以U6 NEO頂級款才80幾萬就有Rays 19吋鍛造鋁圈,規格相近的RAV4和CRV都百萬起跳,我實在消費不起。
謝謝,端午節快樂!
清舞非揚 wrote:所以不好的政策決策影響到未來發展。
這個算愛之深,責之切吧!
尤其對比旁邊的韓國,一樣受到政府保護和扶植,
KIA和現代車人家都可以做到賣到全世界呀!
看看S5當年犯的錯,明顯是討好出資者的產品,那個花掉1200萬研發經費的復刻電子顯示機械錶,真的不知道當時相關負責人到底是要造給消費者需要的車,還是只是要抱出資者的大腿?
產品做不好就算了,搞個幾天幾夜不熄火繞台,到達終點時意氣風發宣布如期交車S5,卻是謊話連篇,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宣佈延期幾個月交車,送那個自以為是,號稱值9千元的S5模型給訂單S5的準車主,真是無聊透頂到莫名其妙,且自己還認為很爽,其它車廠做不到。
坦白說,犯如此嚴重的決策錯誤,當時的負責人就應該下台。
端午節快樂!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