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oo336677 wrote:做鋼盾喔,效果好嗎?...(恕刪) 因為我很懶,很少洗車而上班地方的停車位大都是樹下時常遭受鳥糞的攻擊所以做鍍膜來保護車漆做過後,偶爾用水管冲冲水,冲掉髒東西車身看起來就很亮了如果愛車一個月固定給人家打臘一次的話,鋼盾會比較划算
"納廠的未來是嚴凱泰在決定,成敗勝負是他承擔""納智傑的未來是嚴凱泰負責"我說的,有錯嗎?商人能決定市場嗎?還說沒閱讀障礙,連邏輯能力都有問題一家公司的CEO決定公司的方向,成敗勝負他承擔有錯嗎?硬要扭曲然後你幹嘛打自己巴掌??"車是移動的工具,需求不同,開的爽就好,不甘路人甲乙丙丁的事"所以你在該什麼?嚴凱泰賠錢關廠對股東負責,你說的沒錯啊他下的決策錯誤當然他負責,不會是你阿那你又一直該該該納智捷要怎樣怎樣做一直打自己嘴巴幹嘛?不痛嗎?uenfun wrote:"納廠的未來是嚴凱泰...(恕刪) 見笑轉生氣是吧
uenfun wrote:又來了,是大明皇朝,...(恕刪) 其實小弟也不曉得樓主為什麼都是使用"感覺"或是用規格來看一台車的好壞小弟從k6換到a32,這次心一橫直接換新車,牽的就是sedan 1.8手排款如果什麼都是用規格來判定它好或不好,那這些帳面規格數據到底是誰提供出來的?試問大家今天如果要買一台電視機,你會只看規格就買嗎?不會去實際看畫面表現的差異性嗎?如果今天是要買音響,只看它規格瓦數,失真率,訊噪比等,就能不試聽是否合乎口味就買嗎?從沒嘗試過就說不行,這到底是什麼心態?或是試了一兩次都還沒完整了解就說不行這狀況套用在生活上的任何部分都不太適合吧!!引擎不行? 到底是哪裡不行? 小弟真的很想了解一下!!這顆1.8的引擎(我管它是誰做的)比起k6好很多(加速力道,引擎聲音)運轉精緻度差不多跟a32比,就只有震動及安靜度輸,其他也都贏這引擎唯一缺點,就是運轉精緻度不夠好,其他種70萬車種的怠速都幾乎不會震動,L5S會震動那你說它不行的地方到底是哪裡? 看起來你也沒有提到引擎的哪裡不行啊~~這台車在駕駛需要加速時所能提供的能力真的不差,70萬級距的車我還真的找不到能跟L5S相比的並提醒一件事,油門很輕跟加速能力是完全兩碼子的事情,現在電子節氣門搞的大家都被電腦騙了小弟對車的觀念還是停留在以前,我不相信天窗,不相信許多電子設備,討厭音響主機跟行車電腦結合剛好這台手排車符合需求,開過自排跟手排之後(65.9跟66的最入門款),就讓小弟決定購買手排款因為自排車很沒力!! 怎麼沒力? 現在的電腦都是講求安靜跟舒適 , 所以轉速不到2000轉時就會進檔這台車扭力區間在2000~4000(詳細數據忘了),以自排換檔的時機怎麼踩都沒力,只能補油門或是手排模式但是這種沒力是一種觀感,因為它是渦輪車,渦輪遲滯的現象一定存在,但是轉速到了就跟手排款一樣很給力但是一般駕駛者誰會去注意這些部份,這能怪誰?怪納智捷啦!!又因為有渦輪,所以油耗不好看是正常的(相比NA車),但是它的實際油耗數據挺不錯的小弟純市區順順開轉速3000以內一定換檔的話,一桶油算下來大約都在8~9之間這比小弟上一台A32(大約6~7)好太多了,比K6(大約9~10)差我能理解,因為本質上就不同這是手排款的數據,但是手自排款我就不知道了,我想應該會更耗油一些說來說去,我們可以就實際使用經驗跟大家分享,那可不可以請您告訴大家到底是哪裡讓您覺得不好?這台車室內空間比A32還好坐,動力比K6還優秀,油耗比較差也差不到哪去,真要計較就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安全性兩顆氣囊實在可惜,但是目前許多廠商都還是這麼做的,但是這也不是小弟注重的點氣囊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我比較相信較強韌的車體結構才更安全最後附上小弟在L5C討論區的開箱心得文連結(我不知道這樣有沒有違規)請你去看看並判斷,看我們這些納車車主到底有沒有一直護航,只會說好不會說不好至少納車北區的服務廠在遇到所有的問題時,都不會囉唆,一定處理到好,所有東西都有不良率納智捷每次都讓我開心的離開,不像在其他版上看到的車主遇到問題的悲哀.納智捷來看一下,手排開箱,文長圖多,優缺點剖析 Part.1納智捷來看一下,手排開箱,文長圖多,優缺點剖析 Part.2
不是見笑轉生氣,是恨鐵不成鋼啦!如果我是嚴董:結束代工,經銷點全面改掛LUXGEN,傾全裕隆資源發展LUXGEN.不要一面做代工,一面搞品牌.韓國的現代都搞大了,嚴董不要怕,全台灣人民一定支持你!不然銷售量...?算了,不可能,又是酸話!
平心而論,這沒辦法比較一個現代汽車,一個三星工業幾乎等於整個南韓政府台灣政府不可能這樣扶植裕隆汽車,也不能獨厚它但是台灣政府真的可以試著整合各種科技產業來異業結盟這樣或許會有點競爭力uenfun wrote:不是見笑轉生氣,是恨...(恕刪)
uenfun wrote:如果我是嚴董:結束代工,經銷點全面改掛LUXGEN,傾全裕隆資源發展LUXGEN.不要一面做代工,一面搞品牌. 如果您是嚴董傾全裕隆資源發展 LUXGEN 太過冒險整個裕隆集團底下要養多少員工背後是多少個家庭要有多大的銷售量才撐的下去一面做代工,一面搞品牌,是比較穩當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