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嚴凱泰:造自己的子彈,打自己的天下!水野和敏:以創新工法,加速研發。拿破崙:打勝仗三要素:錢、錢、錢!


sinanzu wrote:
個人 生平最大部用...(恕刪)

恭喜你,可以離開台灣了

hcpine76 wrote:
納智捷去年汽車銷售成長8成(資訊來自1431期商業周刊)

但卻在去年第四季出現虧損,全年每股盈餘才1.51元。

主要原因在於大手筆的研發經費支出。

華創車電研發團隊人員高達2000人,規模等同日本速霸陸,連水野和敏都感到詫異。

加強研發是納智捷工作核心,目前四個車款的開發經費就高達200億,比裕隆汽車資本額157億還高。

如此高額研發支出需年銷售達8萬輛才可以損益兩平售...(恕刪)



報告H大:
納智捷2014年兩岸總銷量6.95輛,
今年兩岸預估銷售量8.2萬。
所以,
納智捷今年可以賺個0.2萬輛!
firevogel wrote:那麼有志氣,為什麼子彈不打去北美,打天下...(恕刪)

幾年前U6上市之前有送去北美路測
所以或許是有考量,但遲遲不敢行動...
我只能說,與期酸言酸語不如支持,有問題也可以回報
自有品牌之路真的不容易
雖然現在不是開納牌的車但開過一次就印象深刻。上次國外長大的親戚回來時租過一次載他,他以為S5是很高級款的車子,我告訴他跟COROLLA差不多價格,他立刻大吃一驚。

-----------以下是夢境----------

嚴董身價吃三代都吃不完,但創立納牌為了要有自主品牌,尤其N牌母公司很多的受限下,讓嚴董決心要自己搞品牌。
對岸市場雖然有點展獲,但對岸某集團也是吃人夠夠,一毛錢都不肯出資,連開模經費都不肯。
題外話水野加入後很多問題都跟著迎刃而解,妥善率快速上升。相信越後面買的車主會越有感
------------------------------








喔,我的S5 EH真的超棒的,安全性高,隔音好,加速快,路感紮實。
01forever wrote:
不曉得開發費用大陸那...(恕刪)

應該沒有哦~東風、裕隆和納智捷的關係始終模糊不清,但是最正確的應該是東風裕隆代理納智捷汽車,所以東風裕隆的地位應該就像越南的麒麟GX668和多明尼加的Motoplex,只是因為是裕隆合資,所以可以利潤高了一點。
東熱大胖 wrote:
汽车之家汽車之家20...(恕刪)

呵呵~在你回覆的9個多月後,公佈了2015的排名,納智捷竄升了10名哦~從21到11
我只能說....白癡....…..…...........品牌支持力不夠,你做成GTR都沒人買!

人蔘比當歸大 wrote:
加油!雖然我不是納智...(恕刪)


台灣品牌的驕傲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