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zard wrote:不是號稱"百分之百"...(恕刪) 我沒有寫錯喔~~都已經"去掉付給日方的權利金"其實如果品質可以有之前死肥肉(A32)的水準價格控制在100萬以下的話(前提不可偷安全配備)我相信納智捷是很有競爭力的
講完整的論述?有點沉重!大家活到這把年紀,都有闡述自己想法的能力啦!小弟就不在這裡班門弄斧了!但提供一個切入點讓大家思考。台灣有相對比較完整自主的電子產業鍊,所以電子產業的從業人員從附加價值最高(就是薪水最高)最上游的研發、設計、管理到最下游(取代性高、薪資最低)的組裝、產線、維修、業務都有,因此這些電子公司源源不絕的賺取外匯,也造就了許多電子新貴,企業跟個人都成了繳稅大戶,國家的財富隨之增加,全民都因此直接或間接受益。但在沒有自主汽車產業的台灣,台灣的汽車從業人員幾乎都集中在下端,結果就是只能負責將台灣消費者的資本供養遠在日本的高層主管或拿去當權利金、薪水養幾十個月薪百萬的日籍顧問、或將台灣的營收納到日本總部去繳日本稅了,對台灣的國家財富或全民財富都是屬於資本流出。說明可能還不夠清楚,但是我相信已經點到了。更別提為了下一代的生計著想,保住台灣的產業、留住工作機會有多麼重要。
chankc wrote:講完整的論述?有點沉...(恕刪) 這樣梢微有聽懂了但是"而團結意識不足、愛國心理式微的兩岸14億中國人,幾家大陸自主車廠連國內市場都被日韓侵略殆盡而快面臨危亡之秋,更別說走出自己的汽車之路時,---納智捷---裕隆的第二擊,就帶著責任為台灣發聲了"請問這句話的邏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