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台1省道到台南/時速70內
回程走高速/時速90-110
前胎P4 (2022年/中國製)
後胎MAP2 + (2018年/台製)
有感穩定排水抓地
B: 8/12第一次跑長途,從左營到桃機(來回都加92)
一車兩人,後車廂放25+20吋行李箱(22+18公斤)
平順開,不超不鑽,動力還夠
120P,CVT會稍遲緩些
中高速要超車,拉轉會慢/遲緩些
北上,三義大長坡,明顯動力不足
踩多也是時速120,緩平上去
沒試完全踩到底,能否過130公里
(前一部車,2002年ESCAPE 2.0/130P/215-60-16/5W20...
測過三義長坡能130-150)
GPS導航機時速跟原廠錶時速,差6-7公里
原廠錶是快樂錶?
C: 有車評說,引擎防火牆板隔音不佳,聲大/吵?
我主觀感受:
引擎拉高轉速,浪聲/轟聲是會加大,但挺好聽的聲調
D: 有車評說,不平路面,避震器震完帶晃搖?
我主觀感受:
215/55/17圈胎,前胎用P4,胎壁偏軟胎型
1人從桃機開到左營
時速90-130公里,不平路面或伸縮縫
我是感僅部份路面小晃搖,非搖船軟的不穩不安全感
現況車胎抓地還夠穩
車體剛性,避震懸吊也不會軟軟的
坐椅軟硬適中,無感腰酸背痛/疲勞...
E: DIY四輪弧初步噴防鏽隔音漆(1罐,一層,再貼3mm隔音墊)
整路來回下來,有感提升,降低胎噪
路面差/粗糙的路段,仍吵
待8/16-18台東行後
再決定是否貼一層3mm隔音棉,再噴一層隔音漆...
加95/胎壓35psi
左營-金崙-鹿野-台東市-左營
1. 一車四人+後車廂行李
女親友開,我特地坐後座感受
一路下來,不會感晃搖/暈車
(她自開2023年KICKS,立感,坐椅怎這麼偏低/超大螢幕)
2. 引擎聲/風扇聲/冷氣壓縮機啟動聲,是小的
3. 怠速震動/排氣管聲是小的,不吵!
4. 回程,我開
太麻里某路段有長坡,沒特地試加速或大油門
緩平上去,動力足夠
輕巧方向盤換車道及過灣,轉動省力
加95較有力及省油
5. 較大過灣,不踩剎車,車速5-60,試了3-4個,抓地/側傾--中等
後坐人沒感不適
因考量四人+行李重量不均
不特地全程較快速度過灣,舒適/安全為重
但有感前胎P4胎壁偏軟,有些降低過灣信心
6. 未來,找機會,一人開試連續灣曲山路 (例.關子嶺/東山)
體驗這車懸吊/底盤/車胎,能否抓撐得住,有樂趣
7.車速90-120,國3,林邊-竹田-轉88-國1-下左營
路面粗糙,胎噪大 (已非常久,未重鋪設了吧?)
8.過往車都加92
U5,短途.低速可加92/長途.高速可加95
雖沒測市區/高速油耗
總之主觀感受,這車1.6L,絕非耗油車型
9. 滿3萬公里
改用5W30或5W20!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