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惡的距離 wrote:哈哈哈這裡是納車主的歡樂園地每天歡樂的泉源~就是看看這些沒開過納車的~如何亂扯真是搞笑呀 真正搞笑的是敬愛的"我與惡的距離"閣下您如果說"我與惡的距離"大大 您是Luxgen 產品的車主也是 Luxgen 總公司的人的話您在這Luxgen論壇,所有的發帖內容萬變不離其宗!就是鄉愿。不好好的檢討Luxgen這十年下來所犯下的種種錯誤。Luxgen成立十年後的今天落得如此下場不就是代表整個集團的戰略或是戰術有偏差才會導致有如此巨額的虧損,換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些錢如果是投資台灣在下列任何一項整車風洞大型試車賽道大型實體車載資通訊研究場域車聯網智慧號誌研究場域車聯網自動駕車輛控制系統可行性模型驗證那今天就算是虧損但是對台灣整體汽車工業是有巨大的貢獻但是Luxgen 反其道而行,花大錢送給外國人風洞要送國外測賽道要送國外測自動駕車輛控制系統驗證要在國外做在中國大陸杭州建立東風裕隆汽車製造廠和杭州華創車電對於落後於國外車廠的技術難關有那一項裕隆集團內有人想要迎難而上攻克技術障礙Luxgen 爲啥兵敗中國大陸市場代表Luxgen 這十年下來沒有好好的潛下心研發基本汽車工業核心技術儲備站在一個消費者或是科學家的立場實在無法接受一個各方面技術不如人的廠牌只要Luxgen 的經營者有稍微的用心的投入汽車工業的基礎科學技術,絕對不會在引擎、底盤、變速箱、行車電腦及電系控制總成這些核心技術上連一項都拿不出手。小弟種種的發言是真正希望Luxgen這個品牌能夠做好,要知道四年之前小弟可是真的有走進Luxgen的展間想要買Luxgen的潛在消費者是Luxgen自已違背了成立之初的口號,說什麼要用華擎的引擎證明台灣人也是能做出好車子的。結果S3、U5卻是拿大陸人計設計的車台大陸人設計的引擎來賣給台灣人。Luxgen 的中國引擎整個事件發生期間Luxgen 中間各種高層之間的博弈,從推薦、選用、測試、認證核可,這中間有多少Luxgen高層可能從中獲利(不一定是金錢、也很有可能是因如期完成任務後的職務昇遷),Luxgen S3/U5上市之初宣傳號稱Luxgen公司一級主管反覆在台灣路測多少又多少個小時,最後結果卻是未掌握台灣道路環境,匆匆上市兩年就停產S3/U5 引擎有問題那些一級主管為何測不出來是那些一級主管不懂車???還是說這中間有什麼利害關系讓下情不能上達老實說就科學的角度上來看該公司一定有人在上市之前就發現一些不太尋常的情況,那為何沒有人重新review全部的測試報告這真的太不應該了,失敗並不可恥但是如果失敗可能是由於整個集團內官官相護欺上暪下相互內鬥,置消費者的需求不顧那這種失敗就是招禍取咎自業自得再者您的愛駒 Luxgen 7 SUV如果真是一部人見人誇的汽車那就不會上市至今才小改款一次, 最後2020年落到停產的份上會停產就是市場已經打了一個成績單真實車主分享確是是論壇需要的當初整個裕隆汽車集團內沒有相同的目標例如無法勇敢的就直接和同集團內的中華汽車、裕日車競爭, 想要分層行銷搞什麼niche marketing ,最後綁手綁腳無法從最安全最保守的國民小型車開始。一口氣去挑戰高二階的SUV市場,就算是一時的戰術操作成功,也沒有及時轉進,變成戰略層面是失敗的。明明汽車工業是個厚積薄發的市場目前能夠存活的車廠那個不是歷經一些風風雨雨所以從一開始立項之初的目標就是要走向國際,那就要真的破釜沉舟不惜血本的打造出一款能讓國際車壇驚艷的車裕隆汽車工業集團為何就不能好好的一步一腳印的研發一款從頭到腳從底盤到引擎再到氣動外形都是台灣人設計、台灣工廠製造的優質汽車LUXGEN管理層要公開站出來說明之前所犯下一些錯誤的決策是為什麼,像是S3,U5的引擎選用到底是誰最後拍板決定的造成了消費者不完美的體驗,造成了公司和投資大眾莫大的損失這邊的要求不高, 不像鄰國日本,韓國民眾動不動就叫公司高層該專案負責的人自殺謝罪但是Luxgen管理層應該透明公開當年做出錯誤決定的公司高層個人應該捐出個人財產一半給社會公益團體或是NGOLuxgen能痛定思痛好好的重新出發,以技術、以研發、以品質來重新贏回消費者的信賴。也冀望Luxgen高層能正視過去的錯誤對已經造成的品牌形像對消費者說聲對不起。乞求消費者的原諒。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