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mafor wrote:台灣除了納智捷有這勇氣!看不到第二個了,URX目前還是台灣唯一原廠就具備福祉車功能! 所以URX定位就是一輛福祉車?客群就是需要福祉車的客群?很多車廠都有出福祉車,但不會是全車系都做成福祉車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一般車造車成本比較高還是福祉車造車成本比較高?不需使用福祉車的普羅大眾為何要付比較多的成本買一輛成本比較高而用不著的福祉車?決策高層到底在想甚麼?需不需要為錯誤決策負責?
雖然很不喜歡中國人批評我們國家的一些事務,但是就納智捷這家車商所做的評論我覺得基本上沒有問題。特別是URX取消駕駛儀表板這件事,這真的是這台車最大最大的敗筆,敗筆的主因就跟中國這篇車評說的一樣,抬頭顯示器不過是輔助功能的器具絕不能取代駕駛儀表板,特別是在陽光下容易看不清楚及駕駛習慣性視角的問題。
nycity10001 wrote:從大七SUV到URX...(恕刪) 中國沒資格批評台灣,因為你什麼都是用偷的,裕隆從一開始就應該與日本合作,日本的技術較好不去靠,反而轉去靠技術相對落後的中國東風汽車,加上MPV7及U7已經推出近12年沒大改款過,難免讓人覺得裕隆你是真的有心想要製造汽車嗎🚗?
嚴董還在時,經營目標就是放眼與佈局對岸市場了,完全不顧台灣本土,價格也談不上競爭力,就算價格要賣高,但好歹保固拉長,在過程中需取經驗並維持妥善率,這樣買的人才會放心。但價格是不二價外,妥善率遠遠跟不上,早晚被詬病與淘汰,看看法系與義系車就知道。經營一個品牌確實不容易,但保固保修誠意不足、妥善率低、價格無競爭力、公司目標放眼其他市場,遇到今日情況也是早晚的事~
nycity10001 wrote:從大七SUV到URX...(恕刪) 納智捷U5用了中國廉價引擎之後不但台灣市場崩盤連中國市場也丟光了還是靠華擎系統的URX在台灣續命下去完全打臉大中國主義的中國夢中國研發普遍都投機取巧又沒內涵台灣還是靠自己才能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