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惡的距離 wrote:那你要怪裕隆嗎?九億(恕刪) 奇怪了電動車是未來趨勢,也是廠商未來的營收來源本來就是靠廠商編列研發預算啊?怎麼會弄不出來,反而怪政府給得少?餐廳沒編列預算弄新菜色,東西了無新意而倒閉,也可以怪政府嘍 ??也對啦9億根本不夠用,因為行銷花費的預算就百億以上了...一間行銷費用,比研發費用多30倍的公司能搞出什麼鳥?高層如果有睡醒早就應該徹底清算行銷費用,解散一些沒用的行銷狗把經費腳踏實地用在研發與品管上(順便聘請一些真正夠水準的外型設計師)
sangelay wrote:納自捷本身就是做汽車產業,可是搞一堆宣傳,不認真在於汽車上面,當然只能夠被人家淘汰。 不是行銷公司嗎?原來我一直都誤會了。沒有自己的研發公司,沒有自己的生產工廠,台灣人還以為跟家樂福、大潤發自行推出的商品是一樣的。
BlueSky5230 wrote:當然啊!特斯拉電動車(恕刪) 美國當初是這樣辦的鼓勵與刺激民眾購買電動車https://m.u-car.com.tw/article/45695/%E7%BE%8E%E5%9C%8B%E7%B8%BD%E7%B5%B1%E5%B7%9D%E6%99%AE%E6%B1%BA%E8%AD%B0%EF%BC%8C%E5%8F%96%E6%B6%88%E8%B3%BC%E8%B2%B7%E9%9B%BB%E5%8B%95%E8%BB%8A%E9%AB%98%E9%81%947,500%E7%BE%8E%E5%85%83%E7%9A%84%E6%8A%B5%E7%A8%85%E8%A3%9C%E5%8A%A92009年24億美元電動車補助https://m.u-car.com.tw/article/10983/%E5%8A%A0%E9%80%9F%E6%8E%A8%E5%BB%A3%E6%99%AE%E5%8F%8A%EF%BC%8C%E7%BE%8E%E5%9C%8B%E5%AE%A3%E4%BD%8824%E5%84%84%E7%BE%8E%E5%85%83%E9%9B%BB%E5%8B%95%E8%BB%8A%E8%A3%9C%E5%8A%A9%E6%96%B9%E6%A1%88?utm_source=news&utm_medium=related&utm_name=10350&utm_content=article美國政府投資1410億美元,調整電動車基礎設施包括充電樁https://technews.tw/2020/06/05/us-plans-to-adjust-electric-vehicle-infrastructure/誰說美國政府沒補助車廠,每家車廠補助是20萬量限額https://www.ddcar.com.tw/blogs/articles/detail/60/%E5%B7%9D%E6%99%AE%E9%96%8B%E7%82%AE%EF%BC%9A%E7%BE%8E%E5%9C%8B%E9%9B%BB%E5%8B%95%E8%BB%8A%E7%9B%B8%E9%97%9C%E8%A3%9C%E8%B2%BC%E6%9C%80%E5%BF%AB%E5%9C%A8-2020-%E5%B9%B4%E7%B5%82%E6%AD%A2
這是兩回事。Tesla玩的是創新,美國政府打的算盤是養它來打全世界。Tesla還玩太陽能,要去外太空咧!裕隆從以前就是做大家在做的事,只是本土品牌,但是產品並沒有特別,現在做電動車也是一樣,玩不出別人設下的框架,這樣為何還需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