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u6 把現代撞翻

現代的車主很想哭吧!才跑3000公里而已,屁股都還沒坐熱,希望有保全險
不是TOYOTA就沒有討論空間了
下一位
重點是u6的a柱好嗎!,車頭全爛也沒差,正面小面積重擊都是要看a柱,a柱歪了人的腿一定斷
雖然撞擊結果跟撞擊點有關
但是U6底盤較低,撞上一般SUV自然翻車機率會較低
我覺得這兩部車都很硬
但是U6跟Altis比 你跟我說U6會撞輸 我只會暗笑而已
比結構,比重量,Altis明顯就是輸一節 ...
could5566 wrote:
現代那台側面看起來受損很輕微耶
像是被機車擦撞一下,撓癢癢,還是撞擊點不是在側面?
而納智捷這台車頭全毀⋯⋯
難怪NCAP撞擊成績會輸altis,真的很軟

雖然我也可以算一點納酸了
但還是要幫納廠平反一下
2019年的今天
還有人不知道車頭都是潰縮設計?
不然為啥引擎蓋都要標榜鋁合金?
你就算拿NCAP滿分的來撞也一樣
台灣馬肯,果然厲害,再買2台來放
max0481 wrote:
今天早上的新聞,發...(恕刪)

mpig1927 wrote:
2019年的今天
還有人不知道車頭都是潰縮設計?


大概以為車頭要硬的跟鐵板一樣才算安全性良好

YT.Tseng wrote:
大概以為車頭要硬的跟...(恕刪)

我比較想知道車頭跟鐵板一樣有啥不好
kurokawa079 wrote:
我比較想知道車頭跟鐵板一樣有啥不好


車重 油耗不好 ...

輕量化金屬材質 車廠 成本會提高

撞擊到行人也不好 所以現今的設計 保桿越來越大支 反而引擎蓋的部分被保險桿瓜分掉了...而且你可以留意一下 現在保險桿 平面的設計偏少 都設計流線款 一來風阻降低 節能 二來 撞擊的當下 行人是被往上頂提高存活率(有些車款的設計還會有撞擊當下引擎蓋會彈起增加緩衝跟減少撞擊玻璃)

就是為了在 行人防護 撞擊當下塑料件可以緩衝撞擊力道 而金屬的材質 大概就...了

前保桿 就是為了要緩衝而已....所以後面會在設計保麗龍再來是內鐵(或鋁) 水箱架(鋁製,碳纖維或塑鋼) 水箱 散熱片 再來是引擎 就是要慢慢緩衝...如果是前面都金屬製 撞擊當下的感受會更強烈...因為失去了緩衝

任何車款的前保桿本來設計上都是做緩衝用 重點在於 重大事故 可以全身而退 開門下來...

以上淺見有錯請鞭


繼續看圖說故事!!!
納車很硬

撞擊測試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街頭車禍照片


人類都要移民火星了, 還這樣洗腦, 實在很不可取


94533821 wrote:
光是你用這句話,就知道不是你不清楚要不就亂酸
你如果用別台車來酸,可能還比較高竿
你清楚Altis鈑金和剛性多軟嗎?
車體重量又輕
如果是Altis被撞,我看要出人命了
我們家這台Altis.是不出遠門的
我還會比你不清楚嗎!...(恕刪)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