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f3164 wrote:剛剛看到M01粉絲...(恕刪) 去看下U-CAR和auto-online的報導吧!還早呢!U-CAR:此款新世代引擎由台灣自主研發團隊主導,研發過程邀集包含 GTR 之父水野和敏團隊、日本知名廠商三菱重工、愛信、東名、NOVA 等合作全球技術團隊及專業人才共同合作開發.....。auto-online:這具全新引擎開發試作,更邀請英國製造性能 F1 引擎供應商 Cosworth、德國車輛零組件大廠 Bosch、CVVL 連續可變閥揚程技術開發系統商 Rheinmetall Automotive,以及北愛爾蘭的 Eaton,導入新世代動力科技,例如中置噴嘴配置設計的缸內直噴技術、CVVL 連續可變揚程技術、CDA 引擎汽缸休缸技術、雙渦流渦輪技術等等。華擎機械表示,目前這具全新引擎則尚未進入正式量產階段。...我們不免還是會有些疑問,首先是這具引擎的各項技術都是各大技術廠所「組合」、調校而來,再實際使用環境下的成熟度與耐用度究竟如何還充滿未知。再者這樣的高性能動力單元成本(包含研發成本)偏高,主要適合於市場較小的跑車、高性能房車、掀背等,莫非繼U6 GT220之後,現在又要來更高階的U6 GT....R嗎?對於一般家庭用車買家以及品牌本身的銷售上似乎都不是利多。所以:(1)這具引擎不是華擎所設計的,而是華擎團隊主導,邀集三菱重工、愛信、東名、NOVA 等共同合作開發。講不客氣點,就是花錢請別人幫忙設計打造的。(2)這具引擎的各項技術都是各大技術廠所「組合」、調校而來,簡單來說,就是拼湊而成,連auto-online的記者都質疑。(3)這具引擎只是華擎對外宣稱320匹馬力等級2.0升汽油引擎,還在試作階段。納智捷從成立至今,X話不斷,品質狀況連連,高價賣給國人,半價在大陸銷售,只會說大話,吹牛皮!如同2014年納智捷大旗鼓宣稱純電車開賣,不讓TESLA專美於前,到現在納智捷生活館根本沒有賣純電車。一下車要超越歐洲,媲美保時捷,一下子又說不讓TESLA專美於前,S3、U5採用東風引擎造成積碳抖動,還能用不熟悉台灣特殊路況與情境等噁心鬼扯的理由為自己找藉口。
James579910 wrote:去看下U-CAR和auto...(恕刪) auto-online的記者有講到重點高增壓引擎基本上就是競技取向日常通勤使用下缺點其實大於優點而且這種特殊引擎通常要搭配變速箱一起開發納廠的變速箱技術如何?加上成本高昂,不只是車廠的成本車主的使用成本也很高國際大車廠這種引擎都是技術宣示為主不是用來賺錢的主力希望納廠實際一點先做出好開省油不容易壞的一般車種好好把口碑培養出來再做特殊車款不要走路還走不好就想學飛行
不知道這顆引擎是不是從舊有的修改?一顆全新的引擎不是幾年內就能生出來的,研發週期至少也要5年以上。如果是同系列引擎應該稱為“新世代引擎”坐等設計圖!話說現行銷售的產品 1.8 2.0 2.2 引擎本體都同一顆,改變衝程增加燃燒室面積而已。納智捷加油
Oswald. wrote:都已經2018年來,你當愛信8AT是紙糊的喔,變速箱根本不是問題,只怕你馬力不夠而已 錢啊再者幾AT跟馬力有關說點認真的,目前2.0作到300匹以上也只有MB,而A45的渦輪故障率也是有目共睹的,納智捷若真的做出來渦輪搞不好是消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