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ginton01 wrote:
首先呢 先糾正...(恕刪)
這位大大說的很有道理,小弟個人很認同您文中的說法,但是也要套到「真正」想做品牌,而不是打著做品牌旗號,其實只是像牟利的廠商上吧,因此我有些問題想不透
1.「裕隆」不是舊有的品牌嗎?就我的印像中還改過2、3次logo哩,為什麼不沿用呢?其實不用問,大部份人都知道,裕隆這品牌以往給一般人的觀感及評價不是太好
2.廠商現在要大家忘記過去種種的評價不佳的歷史包袱,要大家忘記過去,相信它不只是想營利,而是真的想做一出一個榮耀台灣人的自主品牌,那請問,這次的召回前,不都跟以往一樣,都是「個案」,直到壓不住了,才有全面召回,那跟以前的「裕隆」有什麼差別?
venginton01 wrote:
前陣子的日本某鋼鐵公司偷工減料,日系車還是賣得不錯,三菱企業怎麼起來的、豐田怎麼起來的、本田怎麼起來的,初期沒有日本政府的培植嗎?通通有,那到底納黑在不平衡什麼?
你也知道有政府扶持喔?同樣都扶持,其他國家的汽車廠都從小廠變成到大廠了,就只有裕隆還是那鳥樣子,扶持到自己的商標都收起來,問題一直不在於政府有沒有扶持,不在於國民有沒有支持,問題在於裕隆一直扶不起來,扶了六十年才勉強爬到台北港,而且現在應該沒在爬了。
每次講到納智捷,就有人要說他才十年,要給他經驗學習。大錯特錯!百分之百持有他的母公司裕隆是個六十幾年的老企業了,都作車幾十年,都當日產小老弟三十年,最好連車的眉角都掌握不了。Cefiro會在台灣大賣就是因為外型與內裝氣派,當時的設計能力OK,為什麼到了納智捷就不OK?這只有裕隆內部知道。不過連嚴凱泰都知道Cefiro成功是偶然,現在會這樣也只能說不意外。要在市場上不倒地,就是不要寄望偶然這種東西,而是要達成每個必然。沒有必然,給你再多資金也會倒地,hTC就是最實際的例子。
啊批皮 wrote:
台灣品牌,,價錢沒有...(恕刪)
說實在的,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納志捷的車價我真的覺得很划算,cp值很高,所以不能因為不符合您的期待,您就可以代表台灣人。
如果說油耗應該是用提供的馬力來比,納志捷的車真的進步滿多的,我現在開的車是福特2500cc的車,馬力170匹,市內6km,高速公路不到10km,平均不到8km,與納志捷S51800cc的車比較,馬力相當,但S5的平均油耗超過12KM怎麼能說是20年前的技術呢?
最後很多人都酸納志捷是拼裝車,其實哪一部車不是拼裝的,如果所有的零配件都是自產,算上研發成本開出來的價錢才是天價,以蘋果手機為例,大部分都是鴻海富士康拼裝的,也沒看誰在酸蘋果。
價錢是你情我願的,您覺得不合理,所以您不會買,我覺得物超所值所以我會欣然接受,就是那麼簡單的道理。既然不會買幹嘛酸來酸去損人又不利己的,去找一款您想買的車好好讚美一番不就好了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