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對裕隆的期許,本人謝絕筆戰@@


SX4同價位已經可以買下U6了
所以買納智捷U5還是很划算的
U5日後的維護成本也是相對較輕
進口車除了進價高之外
日後的零件也是較貴的
納智捷除了有品牌光環之外,
還有在地優勢,品質保證沒問題
納智捷許多指標並不遜於一般進口車

Sx4的引擎性能不錯,
納智捷如果有類似這顆引擎的話
搭配更輕量化的車身,節能性很明顯
相信會更棒

tomith wrote:
小弟本人因為家庭因...(恕刪)


你的重點就是希望裕隆以本土產業升級有賺錢外銷到國外,回饋本國人嘛
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想,原本我家會買S5的,但因一些原因就沒買車了
但現在開始研究車子及車商,發現裕隆其實跟台灣代理車商其實沒什麼差別
跟車子的好壞無關,而是經營模式、策略、銷售,跟一般車商沒兩樣
這點讓我很失望,U5出現讓我覺得好一點,但在這時間點出來
我也只覺得沒好多少

h24852124 wrote:
SX4同價位已經可...(恕刪)

真的,如果我們的汽車產業能有更多的核心技術,也能節省更多成本,買到更便宜更優質的車,車廠賺錢,擴大產能,薪水增加,大家都受惠
simon945168 wrote:
https://youtu...
昨天看到這個影片後可以感覺的出納智捷真的很無奈,該做的都有做,甚至試做車都在封閉道路內進行測試了。裕隆經營方式讓這個品牌不斷受到批評,該適度公開成果的不公開,網路上出現疑問時也不適時出聲來解釋。

從飛羚102、飛羚102、精兵,到現在的Luxgen,也買了不少國外品牌的車回來研究,還不知道怎麼做車、怎麼賣車,不覺得可笑嗎?!

weaber wrote:
你的重點就是希望裕...(恕刪)

所以我覺得產業需要升級,畢竟....自己之前從事組裝工作多年,說白的,企業要賺錢,但組裝哪裡都可以組裝,人事成本會是一個很大的考量,畢竟保護了這麼多年,我相信裕隆對台灣更需要盡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
不能像個中型批發商,引擎用A國的,變速箱用B的,底盤用C的,拼在一起就是我們的...賺關稅中的價差
,我相信這不是大家繳貴貴的車價想看到的結果
期待在電動車上能看到不一樣的裕隆
滿支持樓主一番話

今天不管買那一台車 如果自己國家能出一台全部自己生產研發的 不是件很好的事嗎?
就算價高些 只要東西是好的 買車的人還是會買單

不然進口車和國產車 也不會銷售越來越近

加油吧 車沒不好 但是以目前的情勢來看 和對照之前政府保護下
應該要更好或是更多屬於台灣的技術

這樣也能凹,LUXGEN的引擎差了幾世代,造的出來在說吧,這年頭真的是什麼人都有
h24852124 wrote:
納智捷如果有類似這顆引擎的話
搭配更輕量化的車身,節能性很明顯
相信會更棒..(恕刪)

h24852124 wrote:
SX4同價位已經可...(恕刪)
tomith wrote:
所以我覺得產業需要升級,畢竟....自己之前從事組裝工作多年,說白的,企業要賺錢,但組裝哪裡都可以組裝,人事成本會是一個很大的考量,畢竟保護了這麼多年,我相信裕隆對台灣更需要盡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
不能像個中型批發商,引擎用A國的,變速箱用B的,底盤用C的,拼在一起就是我們的...賺關稅中的價差
,我相信這不是大家繳貴貴的車價想看到的結果
期待在電動車上能看到不一樣的裕隆

東元跑去菲律搞台灣人看不起的電動三輪車,也是找當地廠商合作的

不用這麼看不起BSOCH、DELPH、AISIN這些系統廠商,以為你真的能獨立搞出一切。能整合出一切並賣出去,才是真的高手
cinnamon coffee wrote:
東元跑去菲律搞台灣...(恕刪)

沒有看不起的意思,純粹就在臺灣生長的企業,一個希望把工廠蓋在臺灣回饋社會的想法,但企業有人事成本考量,所以才會希望我們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有看到前陣子的新聞嗎?張董把半導體三奈米蓋在台南,連帶台積電的協力廠下游廠商多少進駐台灣,造就多少就業機會,薪資水準相對也提升...因為他們有核心技術,也許台灣人事成本比起某些國家來說還是比較高,但至少可以減少進出口花的運費跟時間,這是企業的考量
總結就是:我們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的話,相信裕隆也能造就一個龐大的經營鍊,地點就在台灣
題外話:汽車去年全球總年銷售量是8000多萬,如果我們的車子很有競爭力,能夠搶到2%的銷售數字,這要讓台灣多蓋多少工廠,薪資也可以拉高不少(老闆數錢數到手軟?)
我也來響應樓主,那牌加油.早日成為台灣之光!

雖然考慮到個人因素,我家車子只買本田的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