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裕隆集團領導研發成果卓著


h24852124 wrote:
裕隆集團所組的團隊...(恕刪)


不要講這麼多數據啦

1.憑什麼政府要補助裕隆?

2.投入這麼多研發資金,目前有"市售"電動車嗎?幾款?

3.有沒有領先業界將"全車系"導入完整安全配備?6氣囊、ACC、盲點、車道偏移

4.有沒有什麼引以為傲的引擎、變速箱及底盤技術,足以讓他廠模仿或技術交換?

5.賣自家國人有沒有像日本韓國那樣很便宜?

嚴重懷疑你有領L的薪水


雷小炫 wrote:
不要講這麼多數據啦1...(恕刪)


1.憑什麼政府要補助裕隆?
這是國家政策,電子,生技巴拉巴拉的其他產業也都有補助
並不是只有獨厚裕隆,其他車廠也通通都有補助

2.投入這麼多研發資金,目前有"市售"電動車嗎?幾款?
十月十日高雄有S3 EV+的試乘,雖然時程很久,但總算是有眉目了
而M7電動車早就投入公家單位很久了,只是沒有市售

3.有沒有領先業界將"全車系"導入完整安全配備?6氣囊、ACC、盲點、車道偏移
U5雖然沒有全車系六安,但至少在國產車中算有誠意了
至於ACC.盲點.車道偏移這些新的技術,之前回原廠保養,業務表示有在研發
youtube也有相關技術的影片,不過百萬以下的車子要標配這些配備,這很難
不要說國產車沒有一台做得到,百萬以內的進口車,也沒有看到ACC盲點車道偏移的配備
就算是百萬左右的進口車,都還是要加錢才能有這項配備,要標配可能還是比較難

4.有沒有什麼引以為傲的引擎、變速箱及底盤技術,足以讓他廠模仿或技術交換?
在目前是真的沒有,但之後的510計畫中
有跟其他家共同開發引擎,以及模組化的底盤
還有明年度的U7改版,會採用由水野先生開發的全新底盤

5.賣自家國人有沒有像日本韓國那樣很便宜?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那我們的政府還有老闆給的薪水有沒有像日本韓國那樣很多??
去比較這種東西也不能改變什麼啊
人比人氣死人阿
我在台灣薪水一個月六萬,但同等職位的工作在
美國一個月薪水8000美金,扣掉30%的稅金
也還有5600美,海放我的薪水阿
但就沒有去美國工作的管道,所以比這個要幹嘛??

100e 不如拿去建 T-NCAP, T-IIHS 還比較能看的到效果~

poem4358 wrote:
雖然我沒政治色彩 ...(恕刪)


我在另一篇文章也被另一個版友發文
說我的文章回覆通通都在納智捷

這沒有礙著誰吧

樓主欣賞納智捷幫納智捷發聲我覺得很好啊
只要是公正可評斷,並非惡意攻擊造謠的PO文
為什麼不能發??

那幾個整天酸納智捷的還有創新帳號發肺紋的
要不要你也PO給他們一下

要是真的太嚴重,有洗版嫌疑
影響你閱讀權利
建議你可以告知管理員
讓管管去處理
轉PTT

我們回到1979年

當時的「促進汽車工業發展方案」希望:

(一)積極發展汽車零組件之製造,推動國內汽車零組件工廠生產專業化,
產品標準化,大量生產,以降低汽車零組件之成本,除供國內需要外,
並積極拓展外銷,建立汽車工業之基礎。

(二)設立重型車輛製造工廠。

(三)推動在國內設立年產量二十萬輛以上之大規模汽車製造工業,
大量生產廉價優良之省油小轎車,以外銷為主。

(四)加強汽車工業研究發展及技術人才之培養,以期自行設計製造省油及低污染之汽車。


重車廠就是華同重車,大規模汽車製造工業就是大汽車廠


當時日產跟豐田都有申請大汽車廠
但是豐田向政府提出逐年提升自製率,外銷比率的計畫表
趙耀東帶中鋼的人經過考察後傾向於豐田

新成立的公司股份比例如下:

中鋼25%
豐田45%
王永慶8%
辜振甫8%
吳火獅4%
蔡萬霖4%
林挺生2%
徐有庠1%
柯新坤1%
黃烈火1%
陳茂榜1%

車廠成立後,外銷是目標,政府希望能50%外銷
豐田也願意,所以提出逐年提高外銷比率,最終目標50%
但是政府堅持必須直接保證履行外銷比率,談判破裂
豐田則認為看品質而定,達到通過品管自然沒問題


看一下我們偉大的立法委員是怎樣出手的

http://blog.udn.com/Horace2007/20120623


1)71年3月2日立委王金平首先發難,3月16日應與羅傳進委員合作質詢,
要求政府不要與日本人合作設大汽車廠,王金平更表示,
世界上許多高度工業化國家都沒有汽車工業,台灣也可如此。


2)5月6日林鈺祥於立法院發表他所謂美國考察感想,
認為全世界有50%汽車處於超額供給,我國市場何在;
日本汽車受各國抵制與設限,台日合作銷往何處?
韓國汽車已成政府包袱,我國不應重蹈覆轍。


3)7月9日吳梓強烈批評豐田是率先與大陸合作的日本汽車公司,
我若再與其合作,恐又遭出賣或不義之後果。


4)交通部長陳樹曦公開宣稱,我國沒必要設立大汽車廠,
因為裕隆產能已達13萬輛,若能充分發揮就可達20萬輛。


5)台灣經濟研究所(現台經院)副所長劉泰英說,汽車與造船對國家經濟貢獻甚小。



趙耀東MIT畢業的,看過美國工業的生產力
他年輕時看過美國工廠,他說工廠就像一個小城一樣
他很羨慕這種光景
他也希望台灣能有這樣一個工廠

他認為中鋼生產的只是鋼,要把鋼變成產品才有附加價值
能用中鋼的鋼做成汽車,就能賣更多的錢,他也是勸吳舜文把裕隆讓出來的人

他認為跟豐田合作可以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豐田主導一切技術,台灣只保有經營權
第二階段是豐田跟台灣一起發展
第三階段台灣學得技術後,由台灣主導,豐田聽台灣指揮

一開始大汽車廠總經理,廠長,幹部可以是日本人
三五年後要逐漸換成台灣人,並且要習得技術

所以台籍幹部部需要是機械工業人才,並且要會日文,全部要去日本受訓
最後偷學完技術後,就要找美國人合作


在這同時
裕隆登報反對大汽車廠,希望政府不要與民爭利
並且自己成立工程中心分庭抗禮

趙耀東跟教母曾經互嗆過

趙直接質疑那種東西品質拿得出去?

趙還是有眼光的

此外我查了一下

趙是,江蘇省淮陰縣人,老爸CC派大將

難怪可以鐵頭

不過就像山本五十六一樣,看過美國人的生產力又怎樣

還不是被逼著開戰,被丟原子彈

趙看過美國的大汽車城,最後也是被下台,無疾而終。


如果趙的汽車廠成功了,這會是台灣發展自主產業的好時機

因為趙在這方面算是有眼光,有野心

而且可行性也夠,因為豐田當時需要一個基地生產汽車外銷

豐田也希望打入美國市場,台灣品質提升起來,銷美有希望

趙可能受夠扶植一個扶不起的阿斗,所以希望裕隆直接讓給會的人

當然大汽車廠已經是不知道答案了,但是很明顯了,那個設計中心

還真的搞不出名堂


結論牛牽了幾十年 還是牛

另外不要說投資台灣養活很多人三小的理由 商人投資就是要求利潤 不是為了台灣
感謝樓上! 給你100個讚!!!!

網友別嫌文長 不想看 .....

讓歷史事實說話 !

這樣的討論才有意義....

集思廣益 網友才有真收益 !

poem4358 wrote:
雖然我沒政治色彩 也滿喜歡 納智傑但你一直發文
我覺得你越來越像寫手 我偶而也會幫它出聲
因為都台灣人 別整天酸言酸語 台灣人都不團結
但你護的有點多 ~~

他可以為了護航連自己家的 M7 都認不出來了

這種人的文章笑笑就好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5279139&p=2#20

timeriver235 wrote:
轉PTT我們回到1979...(恕刪)

質疑那種東西品質拿得出去?真的是一針見血!到現在還是阿斗,只能用保護管稅和自己人馬的ARTC,在那邊坑殺台灣人!
汽車版扯到太陽花你也真是厲害,那些學生的學歷可能都比你我都高..
至於裕隆研發了什麼台灣其他家車廠都沒有的技術也請說清楚講明白吧?

引以為傲的多顆鏡頭?

發動引擎會升降的喇叭?

獨步各家的兩幅式方向盤?

台灣唯一搭載中國製引擎的車廠?

願聞其詳~

政府補助多家車商 不是只有裕隆
但就是有一些爛人 故意說只補助裕隆
這些人 品行一定不佳 整天只會造謠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