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製造(成本較低)
請問你如果在大陸賣50萬(台幣)利潤只抓10萬可以一年賣10萬台一年就可能有100億的利潤
那如果在大陸賣60萬利潤20萬一年只賣3萬台一年就只有60億的利潤
同樣的在台灣(台灣製成本較高)
如我賣60萬只有15萬的利潤一年可以賣一萬台,一年有15億的利潤
但是如果賣50萬只有5萬的利潤而一年最多也只可以賣1萬5千台一年也只能有7億5千萬的利潤
市場規模決定企業要以甚麼樣的戰略價格進入市場跟其他同質性企業競爭,
請問如果你是老闆你會做甚麼樣的決定,是不是要把企業利潤最大化,
如果你認為不是,請告訴我你們公司,賣甚麼產品,來讓別人審視一下你們有沒有賺很多
或是你可以說服台灣任何一家代工車廠或有錢人,按你的定價策略投資看是很賺錢還是會倒閉
用腦子想一想,如果在台灣自主品牌的汽車是這麼賺錢,為什麼沒有像電子業,這樣這麼多公司投入自創品牌
你當有錢人都是傻子嗎?有錢可以賺他不賺。
況且納廠從設計到研發,品牌經營,模具開發,錯誤測試修正(之間可能走很多冤枉路),
未來市場競爭,別跟我說這些都不用成本。
外國品牌是上面的費用已經平攤,賣來台灣只是順便多賺你台灣市場的,
價格都可以賣那麼貴了,憑什麼上述費用全都自掏的納廠要賣比較便宜
你可以說納廠賣的沒有比較便宜,但是憑甚麼說納廠是吃裡扒外呢?
真正的吃裡扒外是賺台灣人的錢,拿去國外,國外企業再拿這些錢打擊本國產業,卑劣手段競爭
而幫這些外國企業搖旗吶喊的這些人吧!
chin0510.tw wrote:
納車是因為這是我們國人做的
自己人應該是有比較優惠的價格購買
其他車款即便是國產
也都是外來的品牌
我們要挺自己的品牌
要從很多面向著手
如果甚麼都跟日系品牌差不多
這樣跟日系品牌打起來穩輸
畢竟日本車的品質是全世界認證
日本車的品質是全世界認證?
我不覺得日本車的品質來是全世界認證嗎?日本車品質如此這樣子嗎?
我一直認定德國和瑞典做出品質最好的車子,講到日本車就談不上...(很快會打搶!)
只是車廠價格戰可能會讓整個行業都陷入惡性循環是真的,商歸商,打砍價不顧自己眼中的安全
我認為在台灣人眼中「物美價廉」來認定打入自己深心的品牌,
換成是我的話我可以不要"物美價廉"
只希望台灣做出生產過程的和諧與安全性能及高科技產品的實用性的車子,
但不能忘了重要是物品的質量
納智捷完全不二價,要砍價是不可能,主要是追求利潤,但是只要能保證基本利潤,有錢可賺,
而是要考慮更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而且,納智捷是慢公司,絕對慢慢做出晚成大器,讓台灣走出打入好品牌,不是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