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M7什麼時候才要大改款

U7呢?會不會比較有機會大改款?
fca99 wrote:
U7呢?會不會比較有...(恕刪)

以Luxgen現有的銷售量要攤回原開發成本(研發、模具)應該要蠻久的,但如果沒有大改款又會影響銷售,真是兩難.

這也是Luxgen無法降低售價以饗消費者.

各大車廠為了降低成本都陸續開發共用平台,如Toyota的TNGA平台、Volkswagen集團的MQB、Renault-Nissan聯盟的CMF、Volvo的SPA、PSA集團的EMP2以及Mercedes-Benz的MFA平台等,相信這個潮流將會讓各大車廠在幾年內全面導入量產,沒跟上會難以競爭.

Luxgen可以直接跟大廠買共用平台比較節省成本,但仍須負擔不少的其他模具費用.

Allison Wu wrote:
以Luxgen現有...(恕刪)



很多東西都是買來的不是嗎?

例如底盤等等的,

把u6的後排椅子裝到m7的第三排,會不會比較快?

底盤高,加腳踏板或降底盤,應該不會很難?

上車的拉繩,改成一般的手把,不難吧?

胎壓偵測器,全車標配一下也不難吧?

再增加保修廠,提高技師的素值,這樣就很好了....

Mpv 改款應該是還要很久,目前主推轎車應該還要兩年
身為M7車主,對M7的改款建議,相關建議是對於目前的缺點,及目前的市場區隔提出。
座椅的安排分成兩類,232、222(OR 223),前者是針對家用市場,後者是作為商用用途(公務車、主管座車),CEO銷量很低,建議取消CEO,將資源放在M7的改款,將M7增加豪華配備來支應商務用途。

1.座椅座位分為232、222兩種車型,
2.全車系都有232,但222只在最頂級車款推出
3.取消CEO車款,222車型的第二排滑軌可以滑到後面,座椅改為可以跟Odyssey、Previa媲美(可以左右滑移、安全帶跟椅子一體、有腳靠...等)
4.恢復第三排的12V電源、照明燈。
5.第三排增加舒適性、55分離收納、折合收納時可以平整(與車式地板成一平面)
6.若不想出第三排2人座椅款式,第三排也應有中間的三點式安全帶、頭枕,64分離收納
7.第一排中間置物盒的3C接頭、CD player等移到中控下方,還置物盒應有的置物空間
8.降低車式地板高度,方便小孩、長者、行動不便者上車。
9.改善儀錶板資訊陽春(比如旅程表一次只能顯示一種資料)、會被方向盤擋住視線的問題。
10.車門內把手太前方,以致車門手感會很重,至少也應在車門扶手處挖個置物孔,方便開門時可以抓握
11.蝴蝶頭枕的前移角度不夠,應加大
12.電動椅可以取消迎賓功能(難道不能跟U7共用模組,減少開發維護成本嗎?)
13.方向盤可以做前後調整
14.增加第一排置物空間,加大手套箱空間
15.為了安全問題,請務必換掉第二排皮帶登車把手,改為硬質把手,並加長以便小孩也可以使用
16.第一排椅背後方有摺疊置物盤及杯座,方便第二排用餐或置物


我覺得不用等大改款
M7幾乎年年小改
已經是這類車型的奇葩了
個人覺得目前的eco版本非常值得買
所以我去年就敗了一台回家
開了半年了
整體表現讓我非常滿意

若真要等到大改款
說不定真的要等到2019年

bikebuyer wrote:
我覺得不用等大改款M7...(恕刪)




是我,我也不等,等到來,也不知道會是怎樣,

阿這幾年都不用用車?

所以,有東西是將就用。

除非是客製化的車,

不然,沒辦法合所有人的意。


像三排,有55收折,當然是更好,

沒有? 也還是可以用。

要買到自已完全合用的車,應該也買不起,且也買不到,(除非訂做)


每個座椅,每個人看法都不同,有人說很好坐,

有人說頸靠不到不好座,

那加個護枕不就好了。


所以前面那篇車主提到的改進部份,

有,也可以,

沒有? 也還可以.....
放心luxgen改款速度很慢,還有其他產品還沒推出的情況
大致上就是一直小改款

期待接下來一年推出的完整產品線
S3,S6,S7
U3,U5
M3,M5,M6

蠻期待推出
賓士柴油V6雙turbo後驅加上水野GTR教父調教
+飛官漢翔技術與元素
+周杰倫峰迴特色外型
超越大7更勝大7的S7
M7車體剛性我很感興趣,但是M7在車子最寬的第二排放2張太師椅,
因為輪拱的關係,在車寬最窄的第3排放3張板凳,號稱是"正7人座"
,買這台車等於在虐待家人,考驗一同出遊朋友的人品。
實在搞不懂,做這麼大、這麼重的車子,卻只能載4個成人,外加兩個可憐的小朋友。
3代同遊的真實情況,第二排會是坐2個小朋友,2個老的擠到第3排。
為什麼不犧牲一點第二排的舒適性,換來真正可以載6-7個成人。
網路有人說2+2+3座位,第二排中間有通道,比較方便,
但是我的疑問是,車輛行駛間,誰沒事會在通道走來走去?
何來比較方便?
是否是客貨車稅金的問題?所以M7才設計成這種4不像。

HNM2738614 wrote:
M7車體剛性我很感...(恕刪)



中間的車道,除非手把放下來,

不然連三歲小孩都過不去,除非是大人跨過去。

所以很多車主會在中排加椅子,有時需要就多坐一人。

平常沒事放放包包雜物等。

後面第三排也不是不能坐成人。

椅寬約115公分,能坐屁股不超過40公分寬的成人,

簡單的說,大約是60公斤上下的成人。


出門,副駕、中排,一定是讓長輩,

年輕人小孩去後面。

長途最多是戴過7大,最後一排的體重就有如我講的,

都約60公斤。行駛3小時,也還可以。

短程最多戴過7大3小。後座一樣坐年輕瘦小的優先,


不過,真的中排跟後排的舒適性,差異太多.....

換個角度想想,把它當成正6人座的車,那就名附其實了。

rav4,我們當初也試坐過後排位子,3個人,75、65、60公斤,

不會說擠啦,但也是腿碰腿。想坐4個成人?那要坐在大腿上嘍。

因為出門會常常超過6-7人,所以7人座剛好。不然就買rav4就好啦.....


之前有家人問,中排怎麼不是傳統長條型,可以坐3人。

有那樣的選擇阿,但不想要,沒常常坐滿,真有需要,中間加椅子應急。

平常爽爽舒服坐。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