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pine76 wrote:
Luxgen原廠提供...(恕刪)
真是門外漢
不管你用什麼機油
你引擎的工作溫度都是1樣的
電腦控溫會控制在一定的溫度
哪有可能讓你的引擎溫度會上上下下的 熱漲冷縮 你懂嗎?
5W40 5W50 差再 工作溫度到時 50比較黏 40黏度較低
娜排車子我不瞭解 不過日本車現在幾乎都是使用 5W20 5W30 居多
因為黏度越低 可以達到省油效果
我認為50太黏 10幾年前的車 也只用 10W40 而已
其實台灣20W就夠了 機車幾乎都是20W60 機車沒有變速箱 所以都是高轉速再行進 隨便都四五千轉
有些重車 都還有到一萬多轉
機油黏度就要高 保護效果才夠
一般行車 車子轉速不會超過三千 甚至 都在兩千以下
所以沒有在常常拉轉 並不需要高黏度的機油
ALTIS開到110km/h 轉速也才2100rpm
有時降檔超車 提高轉速也只是短暫的
hcpine76 wrote:
Luxgen原廠提供...(恕刪)
一路響叮噹 wrote:
借這版面問一下~假設...(恕刪)
借這版面問一下~假設有一台車的機油是建議10W30的話,那這樣是5W30還是5W40比較接近10W30的條件?
前面數字越低 越適合寒帶地區使用
前面數字越低 其固化點 越低 才不會結冰
以台灣天氣來說 20W 就夠了 我的GTR125機車 都是用20W60 寒流來也沒有影響
後面的數字 越高 表示 引擎工作溫度到時 機油的黏度越高
所以當然 0W30 5W30 10W30 是1樣的
0W40 10W40 20W40 是1樣的
這就是為什麼 引擎工作溫度還沒到時 不要瘋狂拉轉之原因
機油黏度隨溫度增高 而增高
也會因為溫度下降而變黏
炸過豬油 你就療解了
攝影愛好者 wrote:
機油黏度隨溫度增高 而增高...(恕刪)
應該是隨溫度升高->黏度下降,溫度降低->黏度增高。
還有機油不是黏度愈高愈好
最簡單來想像
把車當人 機油當血液
使用濃度高於原廠標準的機油
就像人患有高血壓一樣
會使的車輛引擎推動機油在管線內循環時的負擔增大
不但濃度高冷車啟動保護力較差(引擎磨損有70%是啟動時造成的)
久而久之也容易油管阻塞
當然一堆人說使用濃度高的機油感覺比較有力
那是當然的因為就像前面說的
你的車輛引擎本身負擔就比較大
換來的就是有力的虛假感
簡單來說車輛本身沒有特別問題
機油的使用規範照著原廠公佈的資料走就對了
最多就是有錢、比較捨得花的
可以把複級機油前面的低溫指標換成0w的
因為同樣廠牌、同系列、同濃度的機油
0w會比5w、10w等低溫流動性較佳
也就是可以更快速地流遍管線和提供較佳的冷車啟動保護力
壞處就是通常0w都是同樣廠牌、同系列、同濃度機油最貴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