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pine76 wrote:
Discovery有個英國製作的節目"大排檔"(節目好像記錯)。
有一集是特別介紹電動車,以實際的日常生活使用來看看電動車是否能應付一般需求。
雖然該車勉強達成任務,但若放在台灣,考慮空調及道路擁擠狀況,真的很讓人捏把冷汗。
也因此"車載發電機"我個人認為是比較好的解決方式,kameya大大有po過這樣的主題文章。
不過以目前Luxgen所推出的僅有電動車款MPV、SUV及Neora,已投資部分是否需要先行製造販售?
相關技術的轉換是否在進行中?內燃機是否可以做到1公升30以上?
石油真的耗竭嗎?這也是個問題,因為就以化石燃料來解釋,好像也無法說明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蘊藏。
不過,若僅以目前Luxgen所擁有的電動車技術及台灣用車環境,事實上他們可以評估推一些小眾市場,
也就是用車單純的車主,而且所行駛路段不必擔心萬一沒電怎麼辦的急救問題。
其實電動車還有一個推行困難的原因,我們的發電量足夠承擔大量的電動車需求嗎?
電動車其實是無法滿足現況使用的,無論是價格或是續航力,連環境都無法配合,上下班勉強可以,但是一出門真的不知道要去哪充電,所以才會有EREV的概念出現,不過我覺得EREV只是油電車的延伸而已~
大部分人不可能因為環保節能這個因素就去買,要多一輛通勤車沒問題
但是一輛只能通勤的車你願意花多少去買,還有電池與動力系統部分保固過後壞了要花多少修?
這些都是考慮因素之一,實用才會普及,不實用頂多就是大部分賣給公家機關
會買的應該只有極少數人,除非設置電池交換站,直接沒電更換電池模組,
否則實用這個詞還離電動車遠的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