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少點批評多點鼓勵...萬事起頭難,有哪間車廠在成立之初就能成立改裝機構?就連韓國也是到了最近才出現了所謂的本土超跑,希望大家好好的支持吧有一天我們台灣也能出現本土超跑,畢竟只要有創新能力跟研發能力這才是核心吧
Roger17Chen wrote:以現在用2.2L渦輪...(恕刪) 如果要做性能車款 那就要先把車重降低 記得蓮花麼?蓮花沒幾匹 0~100人家也只要3秒多 山道遇到蛙馬牛照樣放假的,如果造不出高性能引擎那就要把車體結構減重 配高增壓值 雙渦輪 榨個300匹 車身如果只有八百公斤 那會很恐怖= = 話說 我倒是覺得 做油電混和比較有搞頭....
roy2311198 wrote:如果要做性能車款 那就要先把車重降低 記得蓮花麼?蓮花沒幾匹 0~100人家也只要3秒多 山道遇到蛙馬牛照樣放假的 要減重如果又要兼顧車身剛性與安全性, 該用什麼材質打造車子? 售價? 如果像 Lotus 一樣價格, 三百萬的國產車誰要買? 話說 Lotus 的這些二門小鋼砲, 有撞擊測試成績可以看看嗎?
蓮花的Elite是用最便宜的方式來打造:就是用鋁擠型管+用超強力膠來黏~~是的,你沒看錯,就是我們家裡鋁窗的那種鋁擠型管(當然斷面形狀有重新設計過)~~一般市售車的結構是用衝壓鋼板疊合再多點點焊,而衝壓鋼板的模具每片都是百萬美金起跳,那種高壓衝床每台都是千萬美金起跳,每輛車差不多要百來片鈑件,所以生產一款量產車要多少成本大家可以算看看~~這種生產方式優點是可以超快速超大量生產,但是沒賣個幾千幾萬台是不可能回本的....而蓮花Elite的打造方式雖然難以超大量生產,但生產投資確很低(差一千倍左右)~~鋁擠型管的模具約台幣幾千~幾萬(看大小難度),量產的花費是看用掉多重的鋁料(秤重的),就跟擠霜淇淋一樣,擠出6米長的一條再來裁切或彎曲加工,不良品與剩料就再丟回熔爐重新當原料~~用超強力膠來黏鋁管強度比用焊接的更高,因為黏著面積很大,而且不會因焊接高溫造成材質變化,所以可以有超高的強度~~換言之,做鋁窗的工廠就可以做出Elite的車體和懸吊了,剩下的就只有組裝而已~~所以想要做出一台100%台製超跑很簡單,只要畫好設計圖後,找鋁擠型廠開模擠鋁管(全車的模具投資下來約20~百來萬),找鋁窗廠或DIY組車體懸吊(純工資),找顆猛引擎裝進車裡(連工帶料約20~50萬),找大包廠開全車玻纖外殼模具(約50~200萬),最後全車組起來(DIY或找車廠),就大功告成了~~連一般民眾花個幾百萬都能做出超跑(我們以前在國外就是做這行的),車廠要做更簡單,完全是看願不願意做而已....而且這幾百萬的投資是可以生產個一兩百台以上的模具,平均每台分攤下來模具費大概只有幾萬元而已,所以利潤其實還比做量產車高很多倍~~其實很多超跑廠(包含法拉利)到現在都還是用這種方式在生產,這種生產方式最貴的部份在於工資(都是人工打造),所以台灣是全球最適合做超跑的國家~~
樓上跟我的之前的想法一樣!!我也是覺得台灣應該要集合中小企業整合造些人力手工之類精緻產品打開國際之門~而不是老想著要造出便宜大家都可以買到的東西~~畢竟便宜可以買到的東西~~ 都是大規模的開發~~ 台灣這小島資源又不豐富很難產業應該要轉型~~往這方面才對~~
台灣市場小,應該要像瑞士般走"精品"路線~~其實100%台製超跑只差骨架和車殼還沒做,其他的零件市面上選擇多到爆,只要買來裝上就可以出貨了~~所以在台灣要開超跑廠只要一家鋁窗行+一家大包行+一家修車行合作就可以開始量產囉~~其實分攤下來成本很低,我們以前在澳洲設計生產的限量手工雙座敞篷小跑車BTB,單單骨架和車殼的最基本模組售價約30萬台幣起跳,而加上引擎與其他零組件也還沒破百萬,就可以擁有一輛超跑了~~至於認證領牌的問題,公司要先去登記領生產牌照,然後要有原型車去送車測中心驗車,若一切符合政府法規,以後生產出來的車就可以正式領牌上路銷售了~~換言之,只要有幾百萬的資金就可以開超跑廠,只是都沒人知道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