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code wrote:
基本上,花那麼多錢買功能性相近的東西....為的是它的獨特性與稀有性(講白一點就是臭屁啦!)
應該拿200萬左右的電動車LUXGEN 7 SUV EV+, 跟270萬入門款Porsche SUV 相比才對!
是開LUXGEN 7 SUV EV+ 純電動車 比較臭屁?
還是開 Porsche Cayenne SUV 比較臭屁?
還是先開發油電車吧
你看連雙B,PORSCHE都陸陸續續的開發油電車了
我不知道LUXGEN還在堅持什麼?
你覺得很臭屁的EV+
恐怕開不到台中就沒電了
也沒地方可以充電或換電池
真的有很屌嗎?
而且EV+也長的跟普通版的SUV7幾乎一模一樣
實在不知道可以臭屁什麼?
等EV+真的可以市售了,再來說臭屁不臭屁吧.......
比亞迪那台已經量產上市
外觀仿ALTIS,但忘了型號的電動車
若是給我來開
老實說,也絲毫沒有半點讓人有可以臭屁的感覺.........
被點名了....
買哪一台哦?
當然是Luxgen SUV啊,
因為買不起Cayenne,

我的Portfolio 裡面,放不進270萬的車這一條....
之前只有在Bimmer X1 Xdrive跟SUV中掙扎過....
但身上流著的熱血,
讓我沒辦法看著台灣自已有做車,然後買其他國家的車,
一台車讓別國賺200萬,讓台灣少賺100萬,就是300萬的貿易逆差
如果一年有1萬個人這樣,就是300億的貿易逆差...
10年這樣,就是3000億的貿易逆差
我希望自已拼命賺的錢,卻買到這樣的結果...
起碼,在這個品牌強盛之前,我沒辦法接受
最後,
很高興有台灣自已做的車可以買....
只要這SUV開回家後讓我覺得還OK
以後我就是會固定買Luxgen,只是以後就沒有車可以拿來drag或drift了...
不歸路也得停、看、聽 wrote:
被點名了....買哪...(恕刪)
真的對FireGL大大及不歸路大大相當相當得抱歉!
平時喜歡看兩位的po文,自然就把兩位的名號給打上去了。
台灣目前有相當嚴重的財富失衡問題,引述中研院經濟研究所院士胡勝正的一句話:
「經濟成長沒有創造就業機會和增加薪資,成長的果實並非全民共享,
而由二○%的人享用八○%的成果,政府應該要想辦法在法規、制度上做努力」
全民衝經濟成長率,結果經濟好轉,外貿創新高,股市好,房市熱,資金充沛,電子業好得不得了,
但多數人民卻沒有嘗到甜頭。
自己起了這一個討論文,原本只是好奇是否有準Luxgen SUV車主會考慮"創新低價的Porsche"。
卻沒考慮到社會上仍有那麼多失業的民眾,被挖苦、被質疑,也真是活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