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何國產車車內塑料和開關質感追不上外國貨呢?

julian2000 wrote:
國產車多半是在國內開模,代理商COSTDOWN會省掉很多模具費用,光是模具咬花好壞的成本就有差異了,一切都是COSWTDOWN的錯誤啦,歐洲收入高設計師根本不需要為產品過度COSTDOWN,台灣人均收入要快點高過三萬美金啦,這樣讓進口車多進來點,國產車商才會提升質感啦。


咬花是很成熟的技術了
換句話說咬花成本跟報價對機構工程師來說幾乎是透明化的(就是說找兩家模具場報價就略知一二 提供咬花樣版)

咬花對模具最直接的影響是拔模角的設定
越粗(深)的咬花所需要的拔模角度越大
所以是一進入機構設計階段就決定好的

代理商如果重新設計內裝或者改前後保桿側裙
都要將資料傳回母廠母廠確認品質才開模具



COSTDOWN會省在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 減少跑滑塊的數量(滑塊貴) 減少放電加工的機會(放電要用銅 銅貴) 減少組裝時的工作流程(人工貴) 表面縮水對策(有對策比重開模具便宜) 如何解決間隙問題(設計時便考慮在內) 如何拆件(設計時便考慮在內)
不會去省大家看的到的表面質感

畢竟表面質感相較而言是較少的投資 但是是消費者很重視的一環 簡單說是內裝決勝負的重點


決定用料質感的原因
大多是安全法規 環保材質法規 去影響材料的選擇性

(低可燃性 低毒性 低濃煙 車禍時塑膠具有一定韌性 不易碎裂以致碎片在車室亂彈)
(很多法規是大國之間制定的 照她們的規局才能賣他們的國家 可是規定的非常嚴格 而且會發現合乎這些法規的材質大多也是這些制定規格國家內生產的XD 而且就算開發出符合規定的材質 也要送去國外申請認證)


如果合乎以上法規
某個質感很優的塑料是另外一個的四倍價差 你是業主 且代理的是國民車 的品牌 你會如何選擇

感謝memgyu大..內行人的回覆 , 總是讓人獲益良多!

所以除了開模之外, 材質選用或認証又是另一道門坎...真是處處是(燒錢)關卡呀.

一樣亮晶晶的核桃木紋
裝在BMW大七=質感絕佳、豪華、穩重、讚到不行


裝在Camry=醜不拉機假木紋、噁心、譙到不行


除非像LS600hL那種真皮手工縫製
不然什麼塑料質感好不好
一切都是品牌在作祟...
yeou wrote:
然後,5年後開始慢慢...(恕刪)

+1
歐洲車的內裝塑料質感有多好,個人並不清楚
從身邊的例子告訴我,歐洲車
1.內裝塑料過了一定年限,就會開始慢慢「乎去」(台語)
2.環保線材就甭說了!
3.某大歐洲廠牌(不是貴到爆的喔!),新車不到三年,冷氣出風口調整左右方向的葉片吹到掉下來
尤其是第三點,這是國產車很難看到的「奇觀」,頂多用到出風口鬆掉,抬不起頭來而已!
親友的裕隆速利1.2(新車不到30萬)都沒碰過這種問題!
我想問的!究竟高級車的定義是什麼?
真正符合臺灣人需求的車又是什麼?
還是環保作祟吧 不砍樹只能用塑膠核桃木
題外話 據說全球最大工具機公司是台商 併購了 德國 日本 西班牙等
工具機公司 以一個不是主要世界汽車生產國而言 了不起
nsf72 wrote:
親友的裕隆速利1.2(新車不到30萬)都沒碰過這種問題!...(恕刪)

看來大大還活在
速利1.2
萬利1.4
快得利1.6
吉利1.8
勝利2.4/3.0
的年代
eychung wrote:
看來大大還活在 速利...(恕刪)

哈哈哈哈哈!
被你猜中了!
非常欣賞版上許多「老車翻新」的前輩,因為每一台車都是獨一無二的風格,路上幾乎看不到相同的第二台。
有時後還很想買一台老車來玩玩呢!
只是擔心沒有停車位擺而已,家裡車位都不夠用了!
但是你猜錯二點!並不是只喜歡國產老車!你所說的國產老車,有些也不感興趣
老車耐用不易壞事因為構造原理簡單,新車還是比較好,只是要避開環保材質那一批!

為何國產車車內塑料和開關質感追不上外國貨呢? 真正國產車應該只有 LUXGEN 算,其它都只算是外國的組裝廠車。

原廠給什麼,就組裝什麼,唯一能改進的,就是想盡辦法零件成本 Cost Down
sooxies wrote:
國產車要比也是比歐寶...(恕刪)

真的要比,也是輸這幾家啦。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