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an2000 wrote:
電池交換站就設在各大中油加油站就好,政府再跟中油拆帳就好
要跟中油談合作比較複雜,光一輛L7 MPV EV車上的電池有多少顆? 有多重?占多少體積?需要花費多少成本儲存及管理? 是否還要對加油站眾多的打工人員進行教育訓練? 又還要扯上政府又更複雜,如果政府介入是否還要統一電池的規格,否則未來不同廠牌電動車的電池怎麼互相交換? 電池規格又扯上各家車用電池業者自家的利基,這問題可不是我們消費者隨便說兩句就可以搞定的。
比較可行的是在嚴董自家的Luxgen/Nissan/中華汽車的相關維修體系提供電池交換站,各區展示中心提供臨時充電站(順道提供咖啡飲料),讓出門旅遊的EV車友中途都有可以補充電力的地方,各縣市這些點加起來如果夠多就不用怕續航的問題,也不用仰賴中油,電動車根本就是中油的競爭對手,中油怎麼可能那麼配合電動車廠商呢? 至於Luxgen/Nissan/中華汽車之間的利益衝突跟怎麼拆帳就靠嚴董自己擺平。
補充說明,這區是Luxgen區所以小弟假設討論電動車對象就是Luxgen7 MPV EV,請問檯面上還有其他家車廠已經有電動車的上市計畫嗎?
DanielX wrote:
要跟中油談合作比較複...(恕刪)
國內外電動車市場風起雲湧,因應汽車從「汽油車」走向「電力車」,國內兩大石油公司研擬投入電動車的動力電池市場。台塑集團成立「台塑長園能源科技」生產鐵鋰電池可望今年底量產;中油也正評估成立新公司,投資車用電池。
中油董事長施顏祥表示,國內油品市場將逐漸萎縮,未來油電混合車及電動車將成趨勢。中油總經理朱少華透露,中油已成立小組,評估生產電動車的電池。
朱少華表示,一般汽車跑 三百五十公里 ,油錢大約八百元,電動車充電約僅三百多元,且幾乎零廢氣,相當有競爭力。但電動車的瓶頸在於續航力不足,充一次電雖可跑 三百公里 ,但充電至少卅分鐘、慢則兩小時。中油正在找尋電動車商機,比如在各地加油站增設「充電站」,或發展汽車電池的租賃事業。
中油評估成立新公司製造車用電池,朱少華表示,雖然目前電動車市場還不成熟,但若錯過了時機,未來就會更難切入。
台塑集團的台塑生醫與長園科技去年合資成立「台塑長園能源科技公司」,第一座廠可望年底投產,目前已獲大陸東莞蘭陽及港商毅力兩家電動車電池的訂單。
這項由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主導的投資案,被視為「圓王永慶的汽車大夢」,也是台塑集團投入新世代能源的第一步。台塑人士指出,長園的車用電池已獲得大陸最大電動車廠比亞迪試用,若能打入比亞迪鐵鋰電池材料供應鏈,量能將會擴大,目前也積極與日本SONY、SHARP、SANYO等三大電池廠接觸,並取得日本電池大廠的技術合作,開始布局大陸與日本市場。
據了解,中油總經理朱少華已主動拜會過裕隆集團,並參觀裕隆開發的電動車,爭取與裕隆合作,共同發展電動車。
中油主管說,國內油品市場將逐漸萎縮,油電混合車及電動車將成趨勢,中油正評估是否成立新公司,切入車用電動車電池製造,目前還僅於評估階段,但現在若不跨入,未來會更難切入。
不過,他說,目前電動車電池,至少超過300公斤,且一次充滿電,以目前技術只能跑200多公里,可能跑高速公路,跑一半就要充電,這樣電動車使用就會受到限制。
他也指出,由於電動車還在發展階段,還未成熟,生產車用電池,短期內不容易,但中油擁有許多加油站據點,未來也先考慮以中油加油站通路,做為未來電動車中繼充電站,或是在大賣場等設充電站,正積極與裕隆集團接觸洽商。
sinshi wrote:
先從機車市場開始吧!...(恕刪)
5萬的車補助18000元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10138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