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納智捷SUV銷量淒慘 品質/服務雙差評曝根源

其實我不太懂為什麼身為臺灣人就要支持自有品牌,常常看到納粉支持者說支持自有品牌、愛國啦⋯東西比上不足比下又沒差異化多少,什麼零件又沒辦法從外面拿到,自以爲進口車等級?在看看拿了輔助又講笑話的嚴董,就因爲是臺灣的所以要支持?算了吧哈哈⋯
可能字數多寡跟業績成正比吧.
s940604 wrote:
樓主肯定是邊緣人。 ...(恕刪)

全球戰士 wrote:
其實我不太懂為什麼...(恕刪)


所以你很肯定那些納粉是真納粉?而打著支持自有品牌的真車主有多少,你真能分辦統計出來?
沒分辦能力,所以也要進來酸一把才爽?可悲!

全球戰士 wrote:
其實我不太懂為什麼...(恕刪)


不需要
你就買進口車就好
不要勉強自己

viertel wrote:
酸民都是納智捷製造出來的,一直挑釁鄉民?...(恕刪)

其實我在這裡說別人酸民,到別的地方也有可能被當成酸民,這也沒什麼。誰製造的也不重要,反正到處都有。

viertel wrote:
如果不屑納廠,不買車不就是最好的抵制,管不住一張嘴進來酸,這要怪誰?...(恕刪)

不過按照這個邏輯,支持者們也可以無視惡意攻擊的酸民、或直接回報管理員就好。並且多向親朋好友推薦納智捷以證明酸民的認知錯誤。

要別人管好自己的嘴巴是不切實際的,也不是每個酸民都做惡意攻擊,大概也有一部分是現在不開納智捷,但是以後如果納智捷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還是能買的,畢竟是自主品牌。
我偶爾來這逛逛才發現一本書(趙耀東傳奇),實際找來看,也是不錯。

有時候是真的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再酸一下吧,車輛相關技術就不談,反正使用者能接受就好,那麼,AI技術呢?一上市就說自己是智慧車,有沒有值得一提的AI技術?請不要把防呆、自動控制跟AI混為一談喔~當然自動停車這種東西就不需要拿出來說嘴了,不然又會被酸,雖然說有總比沒有好就是了。
如果要算投資報酬率,研發AI技術肯定比研發引擎要高的多吧?
raphael_5j wrote:
其實我在這裡說別人...(恕刪)


端正視聽吧,不缺向下沈倫的力量,負面能量是會傳遞的,如同正向能量。
AI不論在那個產業都是未來趨勢,或許機械人駕駛會更早。
但引擎效能一日不改善,終究是笑柄。

說起趙耀東傳奇,有個小故事,你不曉得知不知?
話說他在中鋼時代,在員工餐廳如果遇到提早去用餐的,他曾經脫鞋追著丟那些職員…一個董事長治軍如此嚴明。
這題外話。
當年韓國車在美國賣的也是不好,後來推出10年保固等政策後,加上品質改善才起死回升,
但話說現代在台灣也有推過10年保固,但市場似乎不怎麼買帳(其它原因?).
2014年要換車時也有去試開過U6,印象不錯還差點下單,但我覺得1.8L的就夠用,可是連頂級的
安全配備都不全只好放棄.

Amduscias wrote:
你以為國產不用貨物稅喔

國產要貨物稅啊!但是現在納智捷一堆零件外購,要先課關稅,再來是貨物稅,算上去很可怕的!40%其實是低估!

更進一步來說,大部分重要零組件是在自己工廠生產,根本不會有貨物稅問題,只有整車出廠時才有貨物稅問題。

納粉一直要人家支持國產品牌結果這個國產品牌東西漸漸外購,連引擎都是了,到底國產在哪?國內組裝?

peggydoggy wrote:
國產要貨物稅啊!但...(恕刪)


你也專業點...研發不用錢?賣飲料一杯成本才多少?你要告他詐欺嗎?
有中國引擎的抖動!
有底盤異音的問題,星期日高層積極摸頭,看起來問題都有!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