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納智捷真的有這麼差?


Jason5636 wrote:
看到這個數據,我終...(恕刪)

營收破千億,研發金額3億.......
我就在納悶了,引擎怎麼世代那麼舊,掛顆渦輪馬力還那麼低,扭力平原那麼差,大陸稱它為油虎
底盤也是....到現在還沒個獨立懸吊車款
品牌不是這樣搞的好嗎?弄個鏡頭、升降喇叭、搞個車殼,拿上個世紀的引擎然後加顆渦輪,這樣就能爽爽賺了啊
大陸東風看不下去,u6都換引擎在賣了,台灣何時能給顆像樣的引擎?
不研發可以向它牌買啊,變速箱都能買愛信的,引擎怎不買它牌的?



MichellWang wrote:
本篇真的是很熱烈的...(恕刪)

只上水管去看就是件錯誤示範!
要自己親身去試駕才對.
別人的感官是別人的,車又不是買給別人開.
自己開過坐過才知是不是自己要的.

台中市民 wrote:
每次上來這裡暗笑酸...(恕刪)

1.按您的標準看待:劉金標是個呆子,捷安特在台灣賣全球最便宜價.外國人無良,車賣台灣人那麼貴.吃台灣米喝台灣水的台商還跟著欺負同胞?把政府的保護措施取消....顆顆....台製車應該沒人會買的.呆灣封閉市場才讓無良車廠能繼續生存...到台灣以外的地方競爭,台商車廠也只能降價嚕
2.引擎見仁見智....消費者要甚麼會做出最優選擇...聰明的車廠會出售客戶想要的引擎
3.玲百8.3秒....不會是市場大宗的需求...單一特利不是常態....看不懂消費者需求的車廠遲早要下台一鞠躬
誰聰明誰笨????顆顆顆
peggydoggy wrote:
請搜尋 裕隆汽車 105...(恕刪)


這是不懂裝懂還是刻意誤導? 都那麼用心去找了資料,想必是仔細研究過了,甚至連頁數都說得清清楚楚,就是要讓大家覺得有憑有據,來狠狠地修理納智捷是吧?

其實大多數鄉民根本不會查證就信了,少部分人也只會翻到你說的那一頁去核對數字。

事實上,裕隆是代工生產納智捷的車子,所列的研發費用是花在生產線上的而不是研發車子。

納智捷的研發單位是華創車電,這一點其實大家都知道,像水野和敏就是華創日本公司的副社長。華創只管研發,而不管生產和行銷,可以說花在華創車電的錢就是納智捷的研發費用。

這一點不講大家可能沒想到,一講就恍然大悟了吧!

那麼我們看看納智捷的研發費用花了多少錢,其實也就在財報裡面,因為不能擷取文字,就直接截圖給大家看:



我們可以看到S3的研發費用是32億,而LCH應該就是U5吧,因為共用底盤只花11億多,而這只是花在華創的部份,其他包括引擎的華擎、生產的裕隆、或其他外包的子系統,也都需要開發成本,但不會列在研發費用裡頭。
台中市民 wrote:
每次上來這裡暗笑酸...(恕刪)


台灣所有國產車只值牌價七折
頂多八折
正是等你這篇
你知道一般業界開發一款新車
光是造形設計、底盤懸吊調校、測試、開模不含引擎動輒就要兩百億
像這種跨界休旅或是較大排氣量的車動輒三五百億

裕隆花了N分一不到的錢就號稱超歐趕日幹韓
性價比真的是無敵高呢
VW/Toyota這種巨無霸一年研發費用三千億台幣以上
中國一般大廠至少也是百億台幣起跳
裕隆呢?

2sc wrote:
這是不懂裝懂還是刻意...(恕刪)

Brian Wang wrote:
正是等你這篇你知道一...(恕刪)


所謂世界級的大車廠,像VW或Toyota,全世界多少分公司、工廠?旗下的品牌多少?車款、銷量何止裕隆百倍?裕隆集團整年營收不過千億台幣,更別說納智捷了。而Toyota去年營收大約7.7兆台幣,一年三千億台幣研發費又算什麼?如何能要求同樣的研發能量?

我倒覺得在台灣能有一家自主品牌的納智捷,願意自主研發,也推出不錯的車款,已經很不容易了,是值得驕傲的事。

2sc wrote:
所謂世界級的大車廠...(恕刪)

當知道在自己國家買國產品的價格遠高於其他國家買進口貨的時候
還能驕傲的起來才厲害

atche001 wrote:
當知道在自己國家買國...(恕刪)


這又不是納智捷的問題。

你有辦法在台灣用其他國家的價錢買任何一款車嗎?

2sc wrote:
這又不是納智捷的問...(恕刪)

請教一下應該是誰的問題?
這不是"國產品牌"嗎?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